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来来来!常见照明电路看这里就好!

来来来!常见照明电路看这里就好!

时间:09-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技术也在日渐普及,各个行业中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广大从事电工、机械设备操作的技术人员与时俱进,掌握更多的电气方面的设计、安装以及更实际的操作维修技能。为了帮助广大从事电气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电工电路连接的应用知识,特选取十例常见照明电路,目的是给初、中级电工技术人员或想从事电气维修工作的人员,如职业学院的学生以及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一些更实用、更具有操作性的电路图,使广大读者能活学活用。在较短的学习时间中,学到最实用的电工电路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取得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照明电路—双荧光灯的户外广告双灯管接电路

  双荧光灯接线电路如图1所示。一般在接线时应尽可能减少外部接头。安装荧光灯时,镇流器、辉光启动器必须和电源电压、灯管功率相配合。这种电路一般用于厂矿和户外广告等要求照明度较高的场所。

  

  图1 双荧光灯的户外广告双灯管接线电路

  照明电路—单连开关控制三盏灯电路

  用一只单连开关控制三盏灯及三盏以上灯的线路见图2所示,要注意通过开关的电流值不能超过该开关允许的范围。按实物图连接就能使电路工作,非常直观实用。这对初学电工很有借鉴意义。

  

  图2 一只单连开关控制三盏灯电路

  照明电路—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两个或多个开关来控制一盏灯,如楼梯上有一盏灯,要求上、下楼梯口处各安装一个开关,使人员上、下楼时都能开灯或关灯。这就需要一灯多控。图3所示是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开关S1和S3用单刀双掷开关,而S2用双刀双掷开关。S1、S2、S3三个开关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地控制电路通断。

  

  图3 用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

  照明电路—路灯光电控制电路

  这是一种简单的光控开关电路,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当晚上(照度低)时,光敏电阻GR的电阻增大,VT1的基极电流减小直至截止,于是VT2也截止。VT2的集电极电压上升使VT3导通,继电器KA吸合,点亮路灯。早上天刚亮(照度高),GR的阻值减小,使VT1导通,于是与上述过程相反,关闭路灯。继电器KA为JRX-13F型。

  

  图4 路灯光电控制电路

  照明电路—感应延时灯光控制电路

  电路如图5所示。当有人进入控制区时,白炽灯会自然点亮;而当人走过或在控制区内静止不动时,它会延时一段时间自动关灯。但是,只要人在被控制的范围内活动,灯就会给人照明。这种装置还设有光控电路,在室内可见度较好的环境下,尽管人来人往,由它控制的灯不会点亮。

  晶体管VT1、L1、L2、C1及R1~R4等组成近微波段自激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在700~1000MHz范围内可调,由微调电容器C1设定。所产生的电磁波由L1发射到周围空间,其幅射面积在50~80m2,且无方向性。当有人在该范围内活动时,根据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人体的反射波将通过L1接收到,使VT1的振荡频率和幅度产生变化,电容器C2正端的电位发生波动。电位波动的频率与人体活动快慢有关,而幅度与人体至L1的距离有关。该波动电位信号经电解电容器C2和电阻R5耦合到运算放大器N1A的反相输入端②脚进行高增益放大。为了使N1A输出幅度变化最大,其同相输入端③脚的偏置电压设定在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处,即+6V左右。也就是说,适当地选取R7、R17、R12等的电阻值,使N1A静态时输出端①脚电位为6V。当有人在灯下被监控范围内活动时,N1A输出端①脚电位就会在6V左右变化。这个变化的电信号通过C5、R8微分,送到N1B进行比较放大,这时N1B的输出端将在0~+10V之间大幅度变化,再送入比较器N1C进行比较。当N1C的反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同相输入端电压时,N1D的输出立刻由高电位转化为低电位,二极管VD2导通,使N1D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低于同相输入端电位,N1D输出端⑦脚呈高电位,通过R15触发双向晶闸管VS导通,白炽灯泡EL点亮。

  

  图5 人体感应延时灯光控制电路

  照明电路—追逐式彩灯电路

  本例是一种跳跃感特别强的新颖彩灯,其控制闪亮顺序采取1→3→2→4的跳马追逐方式。电路如图6所示。

二极管VD1~V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输出全波整流电压作为4路彩灯的电源,同时通过限流电阻R1并经电容C1滤波后作为集成电路SH9043的电源。电位器RP和电容C2是SH9043的外接电阻和电容,调节RP可以调节芯片内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从而改变4路彩灯跳马追逐速率,闪光频率可以在1~200Hz之间变化。集成电路的①脚、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