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探索利用MCU增加LED照明系统的智能程度的方法

探索利用MCU增加LED照明系统的智能程度的方法

时间:02-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调光、变换色彩输出或调整亮度输出时,数位电源控制能使LED照明系统的功率级达到更高的效率。同样在固定照明的情况下,MCU也能够透过更进阶的功率级设计提升运作效能。这样的效率提升对于终端使用者相当具吸引力,对于在其他方面皆相同的两个LED系统而言,是值得突显的差异之处。

  举例来说,假设某座城市计画更换两千盏路灯,在比较两种型号时,效率达到10%的差异(图2)。值得注意的是,高效率系统的系统输入电源为178瓦(W),而低效率系统需要200瓦才能达到相同的160瓦照明输出。相当于年度能源成本节省10%,光就电源供应的能源效率计算,等于节省33,726美元,这笔节省的成本远高于LED系统所节省的成本。

  

  图2 电源的数位控制能够达到高于类比系统的转换效率,且节省的成本高于LED技术。在这个例子中,10%的效率差异,相当于年度能源成本节省10%,单就电源供应的能源效率计算,等于节省33,726美元。这样的效率对于终端使用者相当具吸引力,对于在其他部分皆相同的两个LED系统而言,是关键的差异。

  灵活修正色彩与亮度 MCU提升LED照明品质

  对于商用照明及娱乐照明等多项应用而言,照明品质相当重要。品质在此是指能够输出一致的亮度和色彩之能力。然而,製造变异(Manufacturing Variation)、温度和老化这叁个主要因素会影响LED效能。

  此外,各批次的LED输出可能差异极大。使用同一批次的LED可维持单一装置的品质稳定。然而,如果同一产品线的装置使用不同批次的LED,可能由于製造变异而出现不同的照明品质。若将其中两个装置相邻安装,则可能产生显着差异,并令人无法接受的照明品质。透过智能MCU,即可调校系统,以弥补任何差异。由于这是以软体进行,因此,产品须维持一致时,可在製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校程序。

  随着环境温度变化,LED的输出也会产生变化。为因应这一点,系统须能以感测器侦测环境温度。MCU须能够读取感测器,并随之调整LED驱动,以灵活修正色彩及亮度。由于温度检查仅须定期进行,因此该功能的常用开支相当低。

  此外,MCU亦可使系统能监控自身安全运作;如果LED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值,照明控制器可降低亮度或关闭灯串,同时远端通知操作人员发生问题。过热会使得LED提早老化,造成照明输出降低。确保LED不超过特定温度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LED老化的同时,品质也会受影响,造成色彩配置变异。例如,红光LED的寿命比蓝光LED短,而特定电源输出或脉衝宽度调变(PWM)频率所产生的色彩会随时间改变。智能控制器可解决老化问题,并修正色彩配置,以维持LED系统在使用寿命期间一致的照明效果。

  管理品质技术也可提升安全及效率。例如照明依环境光线而调整--大雨期间,可将部分地区路灯提早点亮;若环境光线充足,可将照明调暗,以减少电源耗用。 透过运用各种感测器及远端连线,LED照明应用的安全及效率可大幅提升。例如,交通号誌或特定路灯的感测器可监测深夜的交通路况。如果交通相当繁忙,该网路即可点亮比平时更多的路灯。

  智能LED控制器不仅提高照明品质,还拥有调光及色彩混合等其他功能。在评估照明的使用方式后,如不需要完整的亮度,即可将个别灯光关闭或调暗。例如,在仓库中,工人可能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作业,此时使用人体感测器,即可将正在使用的空间点亮,如果同一时间只有50%的楼层使用中,即可将其余的灯光关闭,节省一半的能源。

  再次以图2的路灯为例。由于深夜交通流量减少,多数路灯的亮度可调暗。若搭配通讯网络使用动作感测器,即可按照实际的交通需求开启或关闭路灯。若路灯关闭的时间达到25%的程度(图3),则可节省25%的能源,即68,218美元。此例中,透过电源供应效率与智慧运作,系统每年总共可节省多达101,844美元,大约达到33%的程度。

  

  图3 在评估照明的使用方式后,如不需要完整的亮度,即可将个别灯光关闭或调暗。例如,使用人体感测器即可将目前须要使用的灯光点亮。接续图2的例子,如果路灯关闭的时间达到25%的程度,则可节省25%的能源(68,218美元)。对于此应用,透过电源供应效率与智慧运作,系统每年总共可节省多达101,844美元,大约达到33%的程度。

  降低LED照明维护成本 远端连线不可或缺

  远端连线是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功能。智能装置可自动管理某些运作,以提升效率及品质。然而,除非设备能与中央控制器进行通讯,否则须预先设定该智慧功能,且只能使该设备发挥最大效率。

将照明系统的各个元件连接成网路后,即可整体协调设备的运作,这能够带来全新的功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