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关知识入手 看未来平板电视何去何从
几年前,平板电视的代表液晶电视(LCD TV)和等离子电视(PDP TV)还都是价值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奢侈品,显示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们的成本迅速下降,图像质量也获得了很大提升。目前国产的37英寸液晶电视价格已经降入了万元大关,国产42英寸等离子电视更是报出了七千元以下的低价。
随着数字高清电视技术的提出和逐渐推广,分辨率高、屏幕面积大、体态苗条的平板电视已经成为未来数年内的家电消费热点,2005年1~5月份,平板电视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倍,预计今年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750万台。现在向您介绍平板电视包含的新技术和平板电视发展的技术潮流。
液晶电视技术
广视角技术
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一样,液晶电视技术的关键就是广视角技术。对于大屏幕的液晶电视而言,屏幕越大,屏幕边缘相对于观众的视角就越大,失真也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大屏幕液晶电视都使用了广视角技术。比较著名的广视角技术有MVA、PVA、ASV、IPS等等,并且仍然在不断改良中。
通过这些技术,目前液晶电视的可视角度能够达到170o以上,色彩效果、亮度、对比度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比如我国台湾省的友达光电6月份发布的AMVA(AUO MVA)技术,可以将对比度提高到1200~1500:1,而且亮度、大视角下的色彩表现等方面均有进步。
快速响应技术
早期的液晶显示被人诟病的一个缺点就是响应时间过慢,在显示动态影像的时候会出现拖尾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液晶电视的推广,在选购液晶电视的时候,响应时间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不过,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响应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特别是目前的广视角技术都包含同时降低响应时间的技术,比如MVA-Premium中的特殊电极、OCB技术中特殊的分子排列方式等等。在不改变原有的显示技术的情况下,采用过驱动技术是一个相对物美价廉的选择。
过驱动技术实际上是通过驱动电压的调整来实现的。液晶分子每一种稳定的状态都对应着一定的电压。当在电极上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不是即时转动到目标状态,而是在一定的响应时间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电压越高,分子转动的速度越快。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液晶分子上施加的驱动电压就是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由于不同灰阶的对应电压不同,分子需要转过的角度也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灰阶转换的响应时间千差万别。而在采用过驱动技术的显示器中,施加的驱动电压在起始的时候稍高于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使得液晶分子转动的速度更快,在到达目标状态时,电压再回落至目标状态的对应电压以保持状态,这样就有效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使不同灰阶切换的响应时间平均化。
目前各大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商都已经有采用过驱动技术的8ms、5ms 、4ms GTG产品上市。比如三星公司的RTA(响应时间加速器)技术已经可以达到4ms GTG的响应时间。
黑屏插入技术也是常用的缩短响应时间的技术。通过在每个图像帧之间插入黑色帧,可以产生与CRT相似的快速脉冲调制效应。人脑可以滤除这种闪烁并自动产生中间图像。6月份友达光电发表的GFI超高速反应技术已经可以达到小于4ms的GTG响应时间,预计在第三季度应用于液晶电视面板上。此外,通过对背光进行脉冲调制的背光扫描技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目前的趋势是将这几种快速响应技术结合使用,以获得更短的灰阶响应时间。
背光光源技术
液晶面板是被动式显示器件,自己无法发光,只能通过光源的照射显示图像。目前绝大多数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采用冷阴极荧光管(CCFL)作为背光光源。经过长期不断的改良,目前的冷阴极荧光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使用寿命长达3万~5万小时,在亮度、节电性等方面也相当令人满意。
不过冷阴极荧光灯管也有很多不足:首先,冷阴极荧光管能够达到的色域(也就是电视的色彩表现范围)较小,普通的冷阴极荧光管一般只能够达到NTSC色域的72%,其次,冷阴极荧光管属于管状光源,为了使屏幕不同区域的亮度均匀,需要大量附件,而且在大屏幕的液晶电视上应用,需要数十根冷阴极荧光管,进一步加大了设计难度;再次,冷阴极荧光管中含有汞,不符合未来环保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人们对背光光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
LED背光
- 全球液晶显示器Q2增3.1%超预期(08-11)
- OLED显示器及其馈电技术(08-13)
- TFT-LCD光阻回收再利用技术(08-20)
- 关于背投(08-20)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上)(08-20)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下)(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