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到底该不该跳过Kaby Lake处理器,正反观点来PK
放缓创新的步伐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尤其是在市场疲软的时候。
最近,一位分析师写文章声称,微处理器巨头英特尔应该取消它即将上市的代号为Kaby Lake的处理器家族,并且"直接推出CannonLake"。(这位分析师的文章可详见 跳过Kaby Lake处理器直接推出CannonLake对英特尔而言更有利?)
在继续讨论之前先给出一点背景知识,Kaby Lake是英特尔公司采用14纳米芯片制造技术打造的第三代(也是最后一代)微处理器系列。Kaby Lake之所以被加入英特尔公司的产品路线图,是因为该公司在其下一代10纳米制造工艺的爬坡过程中遭遇了较大的挑战,导致产品代号为CannonLake的第一款10纳米产品延迟上市,为补足市场空档期,英特尔才推出了Kaby Lake。
上述分析师的说法的中心论据是,由于PC销售疲软,英特尔应该从PC合作伙伴的利益出发,"暂缓发布新的处理器,并说服人们去购买够用即可的电脑。"。他还补充说,"英特尔应该取消14纳米Kaby Lake和Apollo Lake处理器,等待1-2年再发布新的10纳米处理器Cannonlake。"并认为"这段空窗期将会给PC制造商足够的时间处理掉现存所有的PC库存。"
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如下文所述。
更新的处理器对大家都有好处
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Kaby Lake处理器和Skylake做到了"插座兼容"。这种设计方式意味着,只需要进行一些验证工作,Kaby Lake芯片就可以置入到上一代的Skylake芯片能够置入的同一个系统中。
这同时意味着,如果PC厂商们不愿意花力气去设计新的系统,他们完全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大部分相同的系统,但是对新系统进行营销的一个卖点是搭载了第七代酷睿(Kaby Lake)处理器而非第六代酷睿(Skylake)处理器。
单从市场营销/心理的角度来看,使用第三代或第四代酷睿处理器机型的用户在换机时,不管第七代酷睿处理器到底比第六代处理器在技术性能上到底改进了多少,第七代处理器都会比第六代处理器的诱惑来得大。
此外,正如那位分析师所说,Kaby Lake预计将会带来许多拿得出手的性能增强,特别是在多媒体处理能力上,不仅支持Main10档次的HEVC解码/编码,同时从硬件层面上支持VP9解码/编码。而且,我还预计,经由英特尔对14纳米制造工艺的微调/调整,相比较于Skylake微架构,英特尔会在Kaby Lake上的CPU和3D图形引擎中实现更快的频率。
Kaby Lake应该能够比Skylake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如果英特尔简单地取消这一产品线,并迫使PC厂商继续销售一年左右的搭载Skylake处理器的电脑的话,那将是一种比较不负责任的行为。
库存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此外,那位分析师也援引了DIGITIMES的一份报告,声称英特尔推迟推出其Kaby Lake处理器是因为PC需求的疲软导致PC制造商们出现了"严重的库存问题",把这个作为取消Kaby Lake处理器的理由之一,显然也说不过去。
英特尔公司之前已经明确表明了预计公司将在整个2016年财年实现570亿美金左右的营收,而营收的大头则来自于PC处理器的销售。如果PC制造商们确实在第五代和第六代酷睿处理器上如其所声称的那样积压了大量库存,那么英特尔的PC合作伙伴们肯定会一起停止从英特尔继续下订单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英特尔的计划中并没有其PC处理器销量将在2016年下半年大幅下降至零这种情况,这意味着它仍然计划向客户们推售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肯定愿意将最新最先进的处理器提供给客户,而不是反过来推销功能更少的老芯片,这样其合作伙伴们才能向最终的消费者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电脑。
盘点一下英特尔推出Kaby Lake的全部理由
当英特尔第一次宣布Kaby Lake的存在时,我当时的印象就是,英特尔这是在回应客户们即PC制造商对每年更新一次产品的需求。英特尔CEO Brian Krzanich在去年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客户们告诉英特尔"希望英特尔能给出可预测的预期。"
英特尔曾经试图以"tick-tock"的节奏向客户提供新的处理器,但是由于迁移到新的芯片制造工艺上变得越来越困难,英特尔现在已经无法维持每年都带来一款新产品的节奏,通过在同一个制造工艺上提供三代产品,英特尔能够保证PC厂商们每年都会有新的处理器来驱动新的电脑销售。
更多有关英特尔的资讯,欢迎访问 英特尔专区
- 英特尔总裁唱衰晶圆代工业(02-23)
- ARM手机芯片市场份额已超90% 英特尔倍感压力(03-17)
- 中国正探寻如何快速进驻HPC芯片领域(03-23)
- 业界不惧英特尔3D晶体管来势汹涌(05-09)
- 第一季度全球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出炉 (05-20)
- Q1全球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出炉 英特尔夺回优势(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