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英特尔想在5G时代转型,能拉来多少个中国小伙伴

英特尔想在5G时代转型,能拉来多少个中国小伙伴

时间:05-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中国对于整个英特尔的转型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不论是机遇与威胁还是挑战,它都是风向标,而且很多时候走在美国前面。英特尔还将借助中国的机遇和能力,与英特尔实现互补,共谋未来发展。"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回复第一财记者时说。

以5G为例,在此次上海MWC上,英特尔展示了更多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案例。

中国联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向记者介绍,基于英特尔的高性能通用云基础设施,为中国联通5G网络中边缘DC(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的构建提供参考,使得用户可在4G网络中提前体验5G业务。在一些赛事场馆内,联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AD等设备,通过登录APP或微信公众号,实时进行多角度高清视频观看和互动直播。

又如和中兴在5G上的深度合作。英特尔在MWC上展示了和中兴通讯合作推出了面向5G的下一代IT基带产品ITBBU,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的5G无线接入(RAN)解决方案。

"我们跟中兴一起合作把x86平台、云的平台带进通信的基站里面去。"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林怡颜对记者表示,怎么样把各式各样的云服务直接带到5G的网络里面去,这是目前英特尔与通信设备厂商所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5G不仅仅代表着技术的提升,更是商业模式的进化。英特尔目前正在依靠在IT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连接运营商以及各种垂直行业。

从路径上看,一方面英特尔跟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厂商越走越近。AT&T、NTT DOCOMO、SK电信、沃达丰、爱立信、英国电信、Telstra、韩国电信、LG Uplus、KDDI、LG电子、Telia、Swisscom、TIM、阿联酋电信集团、华为、Sprint、Vivo、中兴通讯和德意志电信等众多全球知名厂商都在与英特尔合作,推动5G NR标准化进程,并计划于2019年早些时候实现大规模的试验和部署。

另一方面,英特尔也与GE、宝马等垂直行业的巨头密切合作,从垂直行业中寻找5G场景应用的突破口。

"数据中心正在变成机遇中心。"在英特尔看来,他们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包括无人驾驶平台、5G传输技术以及背后的数据中心,这也是英特尔的新机会。

数据洪流下的新机遇
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虚拟现实等领域来看,英特尔主动出击的频率也展示了这家企业的决心。就像林怡颜在MWC上的一场演讲中所说,面对未来,你如果不抓住机会,机会就失去了。

成为了国际奥委会(IOC)的顶级赞助商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英特尔已承诺将对16个赛事活动进行VR直播。"奥林匹克2020议程上,我们明确了会升级比赛,利用技术降低比赛的复杂性,增加可观看性,最终减少观看成本。同样重要的是提升奥林匹克的品牌形象,加深奥林匹克运动的足迹,我们觉得技术可以确保让我们更高、更快、更强。"对于这次合作,国际奥委会电视与市场部总经理Timo Lumme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在Timo看来,观众越能直观地观看比赛,就有越多的观众想买票去亲临现场。对于IOC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提高观众人数的机会,还是能与观众建立深刻联系的机会,让观众更加享受观赛体验。"VR带来的互动性比传统的电视观看要高得多。让一代人通过VR来观看体育比赛,我们希望能让他们成为热爱奥运会、热爱体育运动的人。"

英特尔感知计算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汤振宇在回复记者时表示,体育数字化是一个能够充分展现VR未来潜能的典型应用场景。未来,仅仅是利用英特尔360度回放技术将2D视频和体育赛事转化为沉浸式3D视频,每分钟就要产生2TB数据量。要想交付真正的VR体验,意味着终端和云必须具备强大的计算力、全新的传感与捕捉技术,并在处理、分析海量数据方面实现惊人的技术进步。

"我们看到,在经历井喷式的发展之后,中国VR行业的发展正在重新回归理性。VR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停滞不前,还在加速推进当中。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众多行业领导厂商都在加强对VR的投资,陆续推出与VR相关的领先技术和产品。" 汤振宇说。

尽管没有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Aicha 表示英特尔现在正在尝试、寻找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中国在英特尔的转型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英特尔在中国瞄准了八大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虚拟现实,聚焦中国制造2025、精准医疗、体育、机器人。

智能制造毫无疑问是英特尔在国内的重要发力领域。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工厂的数字化演进。英特尔估测,到2020年,每个工厂每天约会产生1000TB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