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引入SDN技术,中兴打造E-OTN应对OTN下沉

引入SDN技术,中兴打造E-OTN应对OTN下沉

时间:05-21 来源:c114 点击:

6月21日消息,下一代光网络论坛(NGON)昨日在法国尼斯开幕。论坛尚未开幕时,中兴通讯已经先声夺人:根据GlobalData报告,ZXONE 9700荣获核心分组-光传送产品类别"领先者"评价,成为同时在核心光传送产品和城域光传送产品两个类别中唯一获得"领先者"评价的厂商。报告显示,在同类设备中,中兴通讯ZXONE 9700交叉容量、DWDM线卡集成度均为业界第一。

5G研发、测试如火如荼,风头正盛,然而承载网并不寂寞。尤其是骨干承载领域,大视频等应用带来了大流量冲击,升级换代的节奏随之加快;对低时延等网络性能的满足,也使得骨干承载网需要针对5G应用而设计。本次论坛上,作为E-OTN重要的组成,中兴通讯发布了面向5G的OTN承载解决方案,中兴通讯承载网规划部部长魏晓强对C114做了具体解读。

应用倒逼OTN下沉

5G尽管要到2020年商用,一些业务已经开始给网络的承载能力"施压"。日前在某公开场合,业界权威专家韦乐平指出,以4K/8K/VR为代表的新业务,不仅需要很高的带宽,而且对于时延、抖动、丢包率等要求更加严格,给光通信网络带来了很大的升级压力。

未来的5G应用,例如uRLLC业务,对时延要求为端到端1ms以内,分配给承载网的时延就更加苛刻。现有的承载网设备以及组网方式,必须进行优化调整。

魏晓强认为,OTN技术具备大带宽、低时延、透明传送等特点,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技术。在带宽提升方面,干线和核心层会引入超100G、光电混合交叉等新技术继续提升单纤传输容量和节点交换容量,在汇聚接入层则会推进OTN下沉解决带宽瓶颈。在低时延方面,OTN的电层时隙交换可以超低时延,还可以在中间站点提供光层一跳直达的0转发时延。

OTN的透明传送、完善的OAM、保护等功能,也可以满足新型业务对于业务质量的要求。"随着新业务的发展,接入业务的带宽需求飞速增长,OTN下沉部署成为大势所趋,构建一个涵盖城域接入层、城域汇聚层、城域核心层以及长途干线层的端到端OTN网络,实现承载业务‘ 光速直达 ’,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魏晓强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网络架构大转型。传统网络的烟囱式架构不够"智能",难以应对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引入SDN技术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不过,SDN目前仍处于标准成熟阶段,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目前ONF&OIF已经开展了两轮全球多厂商互通,在实践层面,近年国际国内"大T"纷纷开始相关POC测试和规范工作,预计明年会有局部商用部署,整体上进入试点验证阶段。

魏晓强指出,结合SDN技术,可以使OTN更加智能和开放,网络部署更加灵活,富有"弹性"。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也是如此,SDN将帮助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智能、弹性的传输网络,为业务层提供更灵活的按需服务,这将对网络服务能力、性能、CAPEX和OPEX等关键因素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E-OTN应时而生

E-OTN方案正是中兴通讯针对OTN面对的挑战而设计。中兴通讯表示,在5G前传网采用分组增强OTN技术,既能在RAN组件间通过波长一跳直达降低时延,也可实现业务的汇聚和灵活的转发,满足无线接入网虚拟化云化的需求。基于OTN节点设备的光电混合调度,回传网进行MESH化、扁平化改造,实现多路径通达,减少网络层次及设备跳数。

在传送平面,E-OTN方案能在波长、ODU、VC这些硬管道上进行切片,也能在分组的软管道上进行切片。通过光网络SDN化,可以开展带宽按需分配BoD、光虚拟专网OVPN等应用,支持跨层跨域的协同以降低整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这些都为融入未来的5G网络架构,支持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和智能化运营做好充足准备。

"E-OTN具备端到端部署、弹性网络以及多功能增强等特征,并在运营商最为关注的绿色节能、至简运维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在满足网络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的减少运营商在OPEX方面的支出,助力运营商实现利润最大化。"魏晓强说。

此次论坛上一系列新方案和产品的推出,很显然得益于中兴通讯在光网络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深刻理解。根据市场研究公司OVUM的报告,中兴通讯在OTN市场排名全球前二,在100G/超100G创新技术领域始终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全球完成了300多个网络的部署,线路全长超过30万公里。获得好评的ZXONE 9700,目前已经获得国内外主流运营商的广泛商用。在超100G领域,中兴通讯也未雨绸缪,成为主要的技术引领着之一。

"中兴通讯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超100G OTN的研发工作,采用了业内领先的关键技术,大幅度的提高OTN产品的主要性能。目前在如下方面我们一直在持续投入:基于偏振态的高阶相位调制技术实现频谱效率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