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革了4G的命,高通告诉你啥叫新变化
5G无疑是2017年最热门的话题。5G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通信行业,各行各业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5G带来的新变化。
在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看来, 4G已经打造了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革命,并基于4G已经产生了新的经济和服务形式。对于5G,人们的视野将放得更宽、更广,所讨论的将是连接所有人和物。
在谈论5G时,高通认为它不仅是新一代的移动技术,它将是统一的架构,可以具有多维度可拓展性;将所有人和物相连,并接入云。同时,5G还会有更高速率的带宽,更低时延,同时支撑关键业务型服务。人们能够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现在还不能支持的新的服务和业务。
经济角度解读5G的重要性
5G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不只是对高通这样的技术公司而言,对整个行业、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5G将会在很多方面实现经济转型。在4G时期,在美国、中国和其他的一些国家出现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相关企业,它们都是建构于4G网络和基础设施之上的,比如在中国有微博、滴滴等这样的数字化经济形式。当人类迈向5G实现万物互联的时候,将会看到各个行业的全新革新转型。
由高通委托第三方完成的《5G经济》研究报告称,5G将再一次通过移动技术改变世界,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会达到等同于电力的水平。当电力实现普及的时候,人们发现家用电器、日常生活都因为电的接入而有所改变。如果当所有人、终端、物体都接入云,它所产生的这种转型将等同于以前的电力为社会经济带来的推动力。
《5G经济》研究报告表明,到了2035年,5G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创造总价值达到12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它几乎等同于全美消费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91%的人相信5G将会催生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此前,高通和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3G、4G时,很难准确预测这些技术将会具体催生出什么样的新产品和业务。但是,当所有的一切通过5G进行连接时,这将会带来更大规模的深远影响,它所连接的将不只是人,还有围绕人、事、物的一切。
5G对中国的影响
到2035年,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 5万亿美元产值,其中在中国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值;到2035年中国5G价值链将创造950万个工作岗位,而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这也意味着几乎有一半来自于中国。并且,不管是零售、制造还是医疗卫生,各个行业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此,5G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不只是高通及合作伙伴所从事的领域,同时还有社会转型大机遇。尤其是在5G的价值链中,移动网络运营商、OEM、终端、基础设施和很多的核心技术组件领域,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应用和新服务产生,这些都是在5G的基础之上将会延伸出来的巨大影响。
5G需求初见端倪
事实上,对于5G的需求现在已经有所体现。高通与来自7个国家的3500名商业决策人进行了交流。其中,有600多位来自于中国,96%的受访者认为5G将使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95%的受访者认为5G将提升生产力;91%的受访者认为5G会使中小企业获得发展;另外还有93%的受访者认为5G将催生新的产业,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和服务。整个市场都在期待5G的到来,这也是高通的工作重点,一起加速5G的实现。
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当我们在谈5G的时候,我们一定需要考虑5G的市场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现有4G的基础。5G的设计应该是一个集成的系统概念,构建于目前强大的4G LTE的技术基础之上,能够更多地利用非授权频谱,以及与Wi-Fi的融合。5G将使一切成为可能,5G设计将会集成现有所有的先进技术来提供支持,高通期待实现产品服务从4G向5G的无缝迁移过渡。
高通展现5G领导地位
高通认为,要想成为5G的领导者,首先需要在4G、Wi-Fi以及频谱利用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5G不仅会使用1GHz以下的频段,也会使用1GHz至6GHz的中频频段,以及毫米波这样的高频频段。在5G时代,所有数据的传输都将是无线的,大部分的频谱都会支持无线传输。如果要想进行5G的成功部署,毫无疑问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即支持所有潜在技术,做好4G、Wi-Fi等技术的演进,基于此利用可用频谱资源,进行5G部署,并解决好频谱的复杂性问题。
高通在过去多年中一直致力于射频前端的产品和服务开发,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能够很好地管理频谱的复杂性,从毫米波到6GHz以下频道,从授权频谱到未授权频谱。不管对消费级终端还是企业级终端,都能够提供支持,更好地利用在移动行业已经形成的规模化效应。当高通想把无线连接特性带到除了智能
- 博通5G Wi-Fi单芯片解决方案助力室内精准定位技术发展(03-08)
- 2007通信大事年报预报(01-09)
- 移动宽带应不限流量包月 话音已无市场(01-02)
- 无线业预热WiMax (02-27)
- 北美典型3G业务运营进展(02-28)
- 微软与三星等合作挑战诺基亚(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