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成USB 3.0市场普及过不去的一道坎?
随着USB规格进入了3.1的版本,这意味着USB3.0也可以说是进入市场普及的阶段,但USB3.0象征意义是资料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虽然对消费者带来极高的便利性,但就技术实务上,也为某些无线射频应用带来了些许的不便。
创惟科技研发工程事业处研发副总谢汉卿谈到,早在2008年左右,学术界就有论文针对市面上的USB线缆进行实地测试,测试结果便发现,有价格较高的USB线缆的EMI(电磁干扰)表现竟会输给价格较低的产品,这表示价格高低与产品品质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对于测试工程师并不是十分乐见的现象。
RFI(射频干扰)是EMI的一种类型,在USB进入到3.0甚至是3.1规格之后,此一规格会对于2.4GHz频段之类的应用造成些许的影响。举例来说,只要旁边有USB3.0的产品正在运作,无线滑鼠的操作就会有不顺的现象。或是利用Wi-Fi进行线上影音观赏时,也会有连线不稳定的情况出现。谢汉卿指出,早在USB3.0规格在制定之初,其实并没有将RFI的问题考量进去,直到该标准逐渐开始普及之后,规格制定的大厂之一,英特尔才意识到此一问题的存在与严重性。后来进入USB3.1时代,毕竟规格必须向下相容的缘故,加上随着Wi-Fi也进入了802.11ac规格,所使用的频段来到了5GHz,RFI现象的影响更形扩大。
后来在USBIF中,有人提出了将RFI测试订为标准规范之一,以避免未来在市场有同样的问题再度发生,但就谢汉卿的了解,RFI的测试并未正式纳入必要的测试项目中,英特尔在后来白皮书发表中,亦提及了USB3.0所造成的RFI现象,并无法有效解决,只能用事后补救的方式,在线缆两边的接头上或是终端装置本身加装屏蔽功能,来加以抑制RFI现象。再者,像是NB与智慧型手机这类产品,在产品薄度愈作愈薄的情况下,此一问题势必无法避免。
谢汉卿直言,就英特尔过去所制定的标准来看,EMI的要求仅需54dB就可以过关,但这不表示RFI等同于EMI的要求,在实务上,要克服RFI测试,至少要在24dB的标准以下,两者差距至少达到30dB,所以可以不难想像两者的差距有多大。所以RFI现象是无可避免的,唯一可以有效解决的作法,除了强化屏蔽之外,其他像是从PCB(印刷电路板)或是从晶片端下手,也是一种方式,只要特别注意returncurrentpath(回返电流路径)与common-modecurrent(共模电流)等因素,相信要有效克服便不是太大的问题。
- Cricket推出支持AWS的CDMA无线USB调制解调器(03-13)
- 采用SATA接口设计华硕经典DVD-E818AT(03-25)
- 色彩魔方 宇瞻推新品USB HUB集线器(04-04)
- NI推出高精度多功能USB接口数据采集设备(04-05)
- ST推出USB 2.0 ESD保护器件USBULC6-2M6,占位面积极小(04-07)
- 新款USB Audio MCU(Holtek)(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