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全无线职场体验的“价值点”在哪里?

全无线职场体验的“价值点”在哪里?

时间:01-12 来源:3721RD 点击:

过去,有线网络连接将人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牢牢锁定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自从无线网络开始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一边界就不断被打破,用户体验也随应用扩展不断重塑。

移动接入管理、屏幕或流媒体分享、为应用优化的动态无线网络……企业的无线应用版图不断扩展。现在,在一些企业的办公环境中,除了隐藏在角落里的接线板,人们已经很难看到"有线"连接和设备了。从拔掉电脑上的网线到和电话线说再见,全无线工作环境的梦想正在真正意义上"从梦想走进现实"。

一个优质、稳定的无线网络环境将成为支撑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更多企业越来越深入理解员工对移动办公的迫切需求,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可以为办公环境增加多功能性和便捷性,更能为员工创造愉快的工作体验,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地点和设备。同时,"全无线工作环境"可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员工的高效协同尤其重要。从成本和管理的角度看,全移动网络也可帮企业实现"控成本、增管理"的诉求。

以联想集团为例,为了打造全无线工作环境,从2014年2月起,联想IT部门与Aruba Networks协力,在其办公区打造全球统一的高速、稳定、安全、智能、易用的无线网络。截至目前,联想已经在全球80多个分支成功实施无线网络改造。其中,30多个办公区都基本实现了全无线覆盖,形成了以无线网络为主体,仅保留少量有线端口的网络格局。

项目涉及联想全球无线基础平台架构的重构,同时需要和UC&C团队,BYOD团队一起将WLAN系统、Lync系统、BYOD系统全面整合,和MaaS360、MobileIron、Microsoft Communicator、Bluecoat、McAfee等众多厂商的设备完成对接,形成一个集高速Wi-Fi接入、终端安全控制、统一通信为一体的端到端的移动化基础架构平台。从全无线网络架构设计、部署、实施,以及完成后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Aruba Networks的解决方案,联想实现了基于无线网络环境的、完整的统一通信体验。方案包含Aruba无线控制器、Aruba Airwave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具备智能识别App技术的最新802.11ac AP、Aruba ClearPass无线用户认证管理系统等在内,是一套完整的"全无线工作环境"解决方案。通过自动识别不同应用,对通信流划分优先级,可确保用户在无线网络中的通信体验。同时,借助智能分析模块,可对上网终端进行精细化分类,实现基于终端类型和应用的策略控制。

令人欣喜的是,联想全无线场所的践行让员工的上班生活更加人性化、轻松灵活,广受好评。例如,给每一位员工都配发3-4种手持智能终端,令移动化办公更加便利,同时也为公司品牌无形做了广告;而一直被员工津津乐道的无线考勤打卡应用也成为了联想的特色,通过WiFi能让员工在距离公司大门500米之内便可完成签到,很好的解决了公司所在路口上班高峰时段长期拥堵,员工隔街兴叹的局面;无线网络让上班这件事儿不再成为负担,让企业的移动化转型更深入人心,有助于对企业文化的升华。

而从商业价值方面看,从成本上来说,由无线替代有线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及后期运维费用的节省,使得企业在部署全无线网络环境后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员工越来越多的使用Wi-Fi网络使企业逐渐减少了用以太网供电的方式向每个工作站进行供电,继续降低以太网供电方式的能源消耗。

从效率和收益上来说,使用更加简化、可视化的管理工具及安全策略,保障并提升了网络效能和IT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保障那些平均拥有3到4台Wi-Fi接入设备的员工连入互联网不再是IT管理员们的负担。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企业业务应用向移动端延伸,全无线网络环境能够支持IT与业务部门更好的协同,推进企业业务流程及核心应用的移动化,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可量化的移动化收益。

IDC结合全球针对上千家企业用户调研结果及分析,通过评估和比较他们在传统有线架构下的工作和成本模式与在全无线架构下的工作和成本模式的差异,模拟出一家拥有5,000名员工的企业,通过部署全无线工作场所获得的可量化收益(如图所示)

以联想为例,借助Aruba Networks的移动定义网络解决方案,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真实验证了移动化企业战略的商业价值,效果显著:办公场所无线覆盖率提升逾30%,支持终端数量提升逾70%;新办公室网络部署时间缩短约80%,网络CAPEX下降70%;80%的联想员工在无线网络环境中使用微软Lync,67%的员工满意无线环境中的Lync语音效果;运维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和维护终端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