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4G产业怪相:产业链热情高涨,消费者冷眼观望

4G产业怪相:产业链热情高涨,消费者冷眼观望

时间:10-11 来源:通信信息报 点击:

国内4G产业出现怪现象。产业链各方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运营商加大基站与网络建设力度,终端厂商各色4G产品争相上市,设备商与应用开发商卯足劲儿挖掘商机。消费者则淡定自若,冷眼旁观:大部分用户目前仍对4G的网络质量以及资费现状存诸多担忧,处于观望状态,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大陆第四季度4G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缓慢,不少厂商可能完不成2014年预期销售目标。

  

尽管三大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卖力吆喝,但由于FDD商用牌照迟迟未发,混合组网尚未全面推广,最为关键的网络覆盖仍是硬伤,这直接导致国内4G产业目前定格在引而不发的状态。在通信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要想打破僵局,促进国内4G发展步入快车道,不仅需要运营商持续探索经营模式的转型之道,更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对FDD LTE牌照、民资准入等予以充分支持。

 

 

产业链热情高涨

4G为国内通信市场注入一针兴奋剂,将整个产业链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运营商干劲十足。消息称,中国移动将提前启动TD-LTE网络第三期建站工程建设,计划年底建成70万个4G基站,远高于预期的50万个基站。届时,中国移动基站总数将达全球的60%。中国电信则表示,希望重点做100多个城市的覆盖,其余城市做薄覆盖。另有传言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申请第三批TDD/FDD混合组网4G实验,计划新增237个城市,但何时获批目前尚不清楚。

  

终端厂商大力布局。4G时代的到来,带动智能手机市场不断从3G向4G过渡。市场研究公司IHS报告称,2014年中国4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7240万部,与2013年的460万部相比增长近15倍。第三方监测机构GfK中国的数据则显得更加乐观,据其预测,2014年中国市场4G手机零售量有望达1亿部。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LTE智能手机零售量达1300万部,其中第二季度零售量达1000万部。从市场现状来看,iPhone 6、三星Note 4等明星终端以及众多国产4G手机的不断涌现,也充分证实智能手机已经步入4G时代。

  

芯片商设备商争相掘进。除了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外,4G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 以芯片厂商为例,报道称,联发科10月16日正式推出了首款六模64位4G芯片MT6735,该芯片实现3G、4G全网通,目标直指高通主打低端市场的MSM8909(骁龙210)。与此同时,大唐电信自主研发的28nm芯片将实现规模量产,届时将推出新一代全模SoC智能手机芯片,该芯片采用28nm工艺,覆盖LTE-TDD/LTE FDD/TD-SCDMA/WCDMA/GGE五模,帮助终端客户实现从3G到支持全球LTE的4G制式的无缝迁移。

  

消费者冷眼观望

与产业链各方群情激奋、磨刀霍霍有所不同,消费者方面对4G的态度似乎要冷静得多。尽管运营商不断声称4G用户破几千万、基站建设多达几十万、网络覆盖几百个城市,但实际情况远远没有数据那么美好,出于对4G资费、网络信号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处于朝3(G)暮4(G)的观望状态。

  

消费者对4G的态度直接反映在4G终端的市场业绩上。市场研究公司Digitimes Research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包括酷派、小米、联想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很可能因为国内消费者在今年第三季度对4G机型的需求下滑而无法达成此前设定的2014年设备出货量目标。据了解,此前许多国内手机厂商都希望国内消费市场对于4G手机型号的需求能够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疲软后在第三季度迎来复苏,但这一情形直到现在都没有成为现实。

  

从现状来看,运营商的4G网络与服务也远未成熟。一方面,运营商的4G网络覆盖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媒体报道称,来自湖北的杨女士经过换4G手机、办4G套餐等繁杂手续,却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就没享受到更快的4G网络,一怒之下,找到了当时出售手机的联通营业厅索要说法,营业厅方面回应称,杨女士所在的区域尚未覆盖联通的4G网络……另一方面,4G资费也是不少用户担心的问题。据《北京晚报》报道,市民刘女士最近吃了一次"大亏":将手机的3G卡升级成4G卡,却忘记同时变更4G套餐,短短两分钟,就花去流量费近500元。此类纠纷频发,从侧面折射出运营商的4G资费设计以及配套服务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4G要发展,必须解决现在这个"产业链热脸贴消费者冷屁股"的难题。解决的钥匙就是提升4G的用户综合体验。这个综合体验,并不仅仅是终端款式多、性价比高、网络速度快、室内覆盖好,还包括办理入网方便快捷、办理业务简单等等。

需改革提振市场

4G时代,电信业人口红利消失,传统业务萎缩,市场竞争主体多元,整个行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转型,变革在所难免。

  

OTT冲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