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中兴与爱立信专利之争

中兴与爱立信专利之争

时间:03-21 来源:人民邮电报 点击:

爱立信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发起诉讼,指控中兴侵犯爱立信的部分GSM和WCDMA专利权;4月2日,中兴发布强硬声明,将"坚决反击……专利恐吓行为";4月4日,中兴反诉爱立信中国专利无效,事件迅速升温。随后,爱立信中止与中兴在TD-LTE试验网建设上的合作。目前,事件还在进一步发展,双方当事人均持硬碰硬的立场,又一场中外专利大战即将全面爆发。

爱立信起诉中兴,早有警兆。2010年年底,爱立信通过其他第三方途径向中兴施加专利压力,但最终并未达到吓阻中兴市场扩张的目的。2011年3月29日,在中兴宣布和黄选择中兴通讯在瑞典、丹麦独家建设LTE FDD/TDD双模商用网--中兴不仅未放缓脚步,反而挺进爱立信的母国市场--仅仅3天之后,爱立信发起的专利诉讼即见诸报端。

一场注定要发生的专利大战

欧洲仍然是爱立信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目前却受到严峻的挑战。

2010年,一直在爱立信业务收入中排位第一的欧洲市场收入排位滑落至第二位。欧洲是爱立信在市场上影响力最强的区域,因此爱立信不容有失。

爱立信与中兴在欧洲市场上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欧洲市场在爱立信收入份额中以每年3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快速下滑,但欧洲市场在中兴收入份额中却快速增长,2010年更是高达21%,成为中兴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爱立信的欧洲业务收入年增长率是负值,反映出绝对收入也在下降,相反,中兴的年增长率非常高,2010年高达50%!显然,爱立信感受到了新兴市场力量带来的巨大挑战,以专利手段捍卫其市场地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不断被边缘化,需要采取行动引起中国产业界的重视。在爱立信决定专注发展WCDMA标准后,就只能缺席中国的CDMA市场;而在中国将WCDMA牌照交给实力相对较弱的运营商后,爱立信就只能退缩在中国市场的一隅;甚至在爱立信传统的GSM市场上,中国企业的蚕食也使得爱立信几乎无利可图;在中国提出TD-LTE后,不断失意的爱立信有可能在中国市场继续不得志。发起专利诉讼对爱立信来说,可能是其引发关注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厂商迅速崛起,使得爱立信使用专利武器的时间窗口也已经不多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数据库中,爱立信的PCT专利申请量在起伏波动中有着严重的下滑迹象,而中兴在经济危机后开始快速增长。2010年,中兴PCT专利公开量居全球第二位。由此可见,在爱立信与中兴长达4年的专利谈判中,双方的专利谈判筹码每年都在发生此消彼长的显著变化,这也是双方很难迅速达成许可协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中兴的专利储备增加速度已经超过爱立信,爱立信使用专利威慑的有效性将逐年下降,也就需要利用现有的优势地位尽快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专利大战是中兴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经之路。中兴近4年来中国市场业务收入情况均少于50%,在市场上早已成为国际化的公司。2009年,中兴在中国市场收入出现高达74%的增长,反映出中国政府3G发牌等经济刺激政策对产业起到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兴在经济危机中不退反进,为冲击国际市场蓄足了力量。面对LTE布局的关键年份,为换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自由权,中兴也有内在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迫切需求。

爱立信必须对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中兴已经成为爱立信在中国CDMA市场的最大对手,而在全球未来的LTE市场,中兴、华为以及其他中国厂商均成为爱立信要重点盯防的竞争对手。可见,爱立信起诉中兴,其实事出必然。

面向未来的竞争

从通信产业界的知识产权实践来看,专利大战只能徒增双方的诉累,最终受益的往往是第三人,因此和解为上策。专利谈判的双方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爱立信而言,虽然目前具备更多有利于其专利诉讼的市场因素,但不能低估中国通信企业的技术创新贡献和知识产权实力。从2010年爱立信的财务数据来看,北美市场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市场的快速下滑形成鲜明反差,在中国市场的谈判筹码分量无疑显著下降了。此外,索尼爱立信对爱立信的收入贡献已经急速下滑到1%,使得中兴在终端领域对爱立信的专利威胁也大大减弱了。但是,必须看到,中国通信产业提出的TD-LTE已然被接受为国际主流通信标准,TD-LTE的频谱优势必将推动其在全球应用,而运营商将更加看重厂商在TDD和FDD上的双模融合能力。作为行业的龙头,爱立信需要进入TD-LTE市场,也需要继续和中国通信企业深入合作。

对于中兴而言,要在尊重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前提下,前瞻性地统筹安排专利和市场活动。知识产权是中兴迟早要突破的国际化瓶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