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小众化应用是加速3G发展的捷径

小众化应用是加速3G发展的捷径

时间:01-06 来源:中国通信网 点击:

3G,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竞争起点,2010年是3G大发展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对3G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三大运营商从拿到3G牌照的那天起就开始演绎着一场3G手机的火热大比拼。

各运营商在3G终端、业务、资费、服务等领域一轮又一轮的大比拼使得中国的3G市场充斥着浓厚的火药味。然而随着三大运营商的3G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3G在终端的泥潭里也越陷越深。

近日,三大运营商都发布了各自的中期财报,3G用户成为各家关注的焦点。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底,我国3G用户累计达到 2808万户。据悉,2010年1-7月3G用户净增1482万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3G用户分别达到775万户、1183万户和850万户。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到底什么能够影响三大运营商在3G竞争中的大格局?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各大运营商纷纷打出"终端牌"、"资费牌"或是"优惠牌",这似乎已经偏离了轨道。

3G之争从3G在中国出现的那天起就一直纠缠不清,有人说断言:3G之争的本质将是终端之战。3G之争一直以来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着的,从中国移动在TD上的大手笔到中国联通不遗余力的引入iPhone,再到中国电信终端渠道化战略的发展,围绕着的都是3G终端。

其实,从三大运营商走过的3G竞争之路,不难看出,3G终端之争,资费的相继下调以及优惠牌的层出不穷,其最终都会回归到同一个节点,那就是3G应用。不管是终端还是资费,3G所要带给用户是最低的消费享受最完美的体验。

时至今日,3G在中国的发展似乎也没有找到它所需要的定位。与目前的2G手机相比,3G手机的应用到底什么才是最吸引人?视频电话?高速网络?还是各式各样的应用?也许很多,也许说不上来!那运营商的3G之争需要靠什么去争?运营商们早就已经想好了,虽然没有现成的强大杀手锏,但,如果把这些小规模的应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增值业务组合,这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可以这么说,3G之争,落脚点并不在终端上。3G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内容应用和用户体验。这也是将来中国3G决胜的根本之道。为此,三大运营商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G应用平台。

中国移动早在去年八月份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城――移动MM。移动MM是综合的应用商城,既有应用,又有内容,对内容而言,音乐、视频内容依照原来的合作模式不变,而对其他的驻地以及软件,按照70%和30%在开发者和中国移动之间进行分成。而中国电信在今年的三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城――天翼空间。天翼空间的产品是中国电信基于应用商店的业务模式,给开发者提供低门槛的应用开发和销售渠道,为用户提供丰富和便宜的应用获取渠道,给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发展新用户、保持用户忠诚度和充分利用中国电信已有资源并融合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产品。

继中国移动的移动MM,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之后,就在上个月,中国联通也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网上应用商店――WoStore。中国联通此举在业界引发了思考:在中国独家销售iPhone的中联通似乎理所应当直接引进成功的AppStore,可是中联通却另起炉灶。中联通的野心不言而喻,联通此次分一杯羹的举措,将使手机应用层面竞争更加激烈。至此,三大运营商的3G之争开始进入到应用层面上。工信部电信专家吕新杰在撰文中曾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通道类移动通信业务正在加速萎缩,在价值链中的占比逐渐下降,推动移动业务价值链的中心向内容和应用层面转移,业务应用平台将成为产业运作的核心环节。

从目前三大运营商公布的建设模式来看,三者选择的道路殊途同归,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通过3G决战移动互联网。三大运营商的3G之争围绕着终端、资费的争夺战,最终都将回归到内容应用和用户体验上来。从国外3G的发展历程看来,苹果的APP STORE和诺基亚的Ovi Store似乎也在预示着中国未来3G的发展之路,小众化的应用集成才是未来3G发展的大势所趋。

苹果App Store是对应用零售的成功实践。App Store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面向开发者提供70%的分成机制,用丰厚的销售收入激励开发者提供优质的应用;第二,iPhone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娱乐体验的升级,在终端拥有统治力;第三,契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应用定价策略,带来了宝贵的用户粘性,使大部分用户从轻度用户快速转型为重度用户。而诺基亚在受到苹果"iPhone+App Store"的巨大成功的刺激,也推出了自己的Ovi Store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3G一路上的发展表明,终端的应用才是决胜的最终王牌。面对苹果在国外3G的成功典范,国内的运营商要想复制,首先要明白:苹果经营的是自己的封闭花园,运营商则必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