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告别人口红利时代
指望依靠网民数量爆炸性增长而迅速崛起,越来越不现实。习惯了"跑马圈地"、"抄袭模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将开始一场ARPU值争夺战
中国互联网会迎来"失去的十年"吗?现在看来,这并非只是一种忧虑,它很可能会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你可以说,野蛮生长十余年的中国互联网,终于站在了新的历史拐点上-"跑马圈地"渐进尾声,"抄袭模仿"行将没落。而这一切,大都与"人口红利"即将终结紧密相关,那曾是支撑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概念,是说某一阶段社会中的适龄劳动人口多,老人和儿童少,会出现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类似时期,由于适龄网民非常多、跳跃式的现代化进程等原因,上网人数在短短几年内急剧增加,一大批公司享受了互联网的 "人口红利",得以飞速发展。
然而,安享"红利"的好日子总会过去。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增速从2007年的53%一路放缓到2010年的25%,而且预计未来三年将继续放缓至8.5%。到2012年底,中国网民的总量大约达到6亿,相对于6亿的市场规模,个位数的增长率,几乎变成自然增长,单靠新增网民数量不足以支撑公司业绩如以前那样快速增长。
"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互联网业,将如何应对?
"全服务"告急
在乐享"红利"的年头,互联网公司很容易做到衣食无忧。
在刚结束的互联网"黄金三年"中,如果一个公司的用户增长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即使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没有提高,市场份额也会提高,业绩也不错,例如腾讯。
另外两种情形是,如果公司的用户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ARPU值有所提高,尽管市场份额很难增加,但业绩也不会难看,如盛大;假如用户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且ARPU值同时下降,虽然总产值和利润增加,但也可能出现市场份额下降,如新浪、搜狐。
由此可见,要么提高用户增长率,要么提高ARPU值,这是人口红利时代互联网公司保持业绩增速的两大法宝。到了"后人口红利"时代,一方面获取新增用户的成本大幅增加,一方面用户增长放缓,提高ARPU值遂成了保持业绩增速的不二法门。
腾讯已为此付出"代价"。
2010年6月中旬,腾讯港股在一周内暴跌近两成,市值缩水约470亿港元,同期恒生指数则上升1.5%。高盛随即发布报告称,腾讯自2008年以来已没有推出新游戏,这将妨碍公司业务的增长,甚至出现倒退。在发布对增长率构成大幅提振的大型游戏产品前,腾讯将进一步出现季节性及环比增长放缓。
腾讯业绩增长放缓,与过度依赖用户增长有着直接关系,没有新游戏吸引新增用户,必然导致业绩增长放缓。如果把腾讯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盈利状况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两条上升曲线居然几乎重合,也就是说腾讯的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于用户增长,而在ARPU值这样的关键指标上,10年来几乎没有进步。
不单单腾讯,其它领域(门户、搜索、网游等)也出现了业绩增长放缓趋势。互联网观察人士刘兴亮对本刊表示:"根本原因还是与缺乏创新、过度依赖用户增长的全服务模式有关。"
此前,在人口红利的催化下,互联网巨头们纷纷从各自专注的领域向外扩张,打造全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好处在于,公司依靠原有优势每推出一项新服务,进入一块新领域,就能迅速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互联网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尝试全服务模式的有雅虎和谷歌两家。腾讯和新浪等门户主要是沿着雅虎模式前进,腾讯是从IM扩展到全服务模式,新浪则从新闻扩展到全服务模式。而百度主要模仿谷歌的做法,从搜索扩展到全服务模式,走多平台道路,而且追逐热点,例如视频(奇艺)、SNS(贴吧)之类。
跑马圈地的结果是,原本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公司,相互模仿,千人一面,不知不觉已经侵入对方的领域,形成恶性竞争。"你说现在3Q大战的背后深层原因有没有人口红利减少的原因?你会发现大家不择手段地恶性竞争。为什么?周鸿祎其实说得很形象,‘腾讯什么都是老大,那我还没有活路了?你现在弄我的安全领域,那我就开始玩狠的。’"互联网分析人士谢文对本刊说。如果说,全服务模式在人口红利时代还可相安无事的话,在"后人口红利"时代,类似"3Q风波"的事情,只能更加频繁。
全服务模式带来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只顾跑马圈地,无暇深耕细作,创新的环境和能力严重缺失。因为任何一个创新产品的出现,都会得到巨头的关注,只要有成功的苗头,它们就大肆跟进,这对于创新者无疑是伤害。巨头不用创新,蚂蚁不敢创新,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噩梦"。至今,中国互联网仍缺乏行业性、世界级的创新
- 人物特写:深谙中国网络文化 马化腾和他的QQ(01-06)
- 洪波:百度正在脱离谷歌 走向腾讯模式(02-26)
- 腾讯面临3G前IM洗牌:与移动一决高下(03-05)
- SumTotal为腾讯公司革新在线学习管理系统(09-30)
- 金山与腾讯战略携手 共建互联网安全联盟(11-05)
- 腾讯称不排除起诉51.com(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