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2008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转型"如何对接"新型"
2008对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罕见冰冻、特大地震的严峻挑战后,奥运会圆满举办,神七成功飞天,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后一个崭新的中国。对于中国电信业而言,2008年更是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的关键之年,行业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取代了运行十年的信息产业部;5月,电信业第三次重组,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合并为三家全业务经营的运营企业;7月,我国主要电信业务指标--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网民人数、宽带网民数首次全部位列世界第一。而此时,全行业业务收入增幅已经连续18个月低于GDP的增速。
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电信人面前。电信成为大部门中的小部门,是不是表明电信在国民经济中已不那么重要了?电信运营企业六合三,是不是说明市场增长的空间变小了?电信业务与用户再创新高,收入增长曲线却日趋平缓,是不是说明20多年高速发展的势头接近尾声了?在2008中国通信业高层论坛与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就此走访了众多的业界领导、专家、学者,向他们求解行业发展路在何方的课题。专家告诉我们,尽管话音业务收入的增幅小了,但全社会通信总量、信息流量仍在大幅增长,电信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国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电信业实现全业务经营,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抓住机遇,以深化转型对接新型工业化,以业务创新支撑工商信息化,将为电信业开辟新的广阔发展空间。
以转型统领全业务经营
电信的市场究竟是不是满了,要用思辨的态度,开阔的眼光来认识。
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电信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让世界叹为观止。2007年2月,广东省电话用户总数就突破一亿户大关,与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相当,并且还在以每天4万多用户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仅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六个国家的电话用户超过一亿户,而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接近10亿,超过美国、日本、印度的总和。
专家指出,当电信业发展进入到一省用户相当于一个大国,一国用户相当于三个人口大国这个数量级的时候,从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那么新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本报记者近日在广东电信业调研采访时,广东电信总经理陈德兴告诉我们,单从话音业务的发展看,市场增长的上行空间确实不太大,而行业信息化市场却在飞速发展。信息交流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飞速增长,尤其在工业控制、物流运输、全球贸易、电子家庭等领域非常活跃,这个全新的市场可以说是传统话音市场无法企及的。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表示,日本、韩国分别推出了"U"计划,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应用,手机将从过去的通信工具发展成全能数字工具,将带给人们工作、生活更多的方便。
业界精英在展望信息通信发展趋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通信技术正从人与人通信向人与物、物与物通信发展,通信市场正从话音市场向工业、商业等社会各行业应用市场发展。我国电信企业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已经数年,探索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一直受困于固网、移动网分业经营的格局,每家电信企业开展信息化业务时都有堪称"致命"的短板。固网企业拥有带宽资源和商务客户,缺乏移动化、个人化的终端设备,移动企业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服务,却受限于带宽资源,难以提供包含复杂计算的业务。而第三次电信重组的划时代意义不在于每家运营企业都获得移动业务牌照,而在于赋予了每家企业全业务的网络,丰富了转型手段,使得每家企业在服务信息化时得以实现海量运算与随时随地的完美结合,为电信业不断深化转型插上了腾飞之翼。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他最担心的是固网企业拿到移动牌照后去拼移动价格,从而使转型战略半途而废。中国电信在2008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用转型统领全业务经营"的思路,这深刻地说明,尽管第二代话音业务必将成为电信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但如何利用全业务优势去深化电信转型更值得企业关注和重视。全力开发信息化市场的蓝海,是电信企业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在移动市场进行新一轮的恶性价格战。
新型工业化带来工商应用新机遇
如果说电信转型的机遇在于服务信息化的话,那么信息化的机遇恰在于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正式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的命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之一。专家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
中国电信业 相关文章:
- 专家建议发三张全业务牌照 构建“3+N+M”格局(11-05)
- 丁道勤:2008年电信监管三大亮点(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