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IPv6
多,说明对IPv6的研究与应用就越红火,反之,若没有相关的研究与应用的推动,就不会有对IPv6地址的需求,其申请量自然就少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得到的数据,我国目前申请过IPv6地址的主要是几大运营商、CERNET和一家叫做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II Group)的专注于IPv6研究与应用的企业。其中,BII是我国目前惟一一家以企业身份申请到IPv6地址的单位,其目前已经申请了两块"/32"的商用IPv6地址。BII业务发展总监孙剑飞还告诉记者,前些天有一家国内的IT业领头羊企业来向BII咨询关于IPv6地址申请的事情,这说明国内一些优秀的IT企业已经开始关注IPv6地址的申请问题。
据CNNIC李祥建介绍,APNIC对IP地址的分配采用会员制,直接将IP地址分配给会员单位。会员单位使用IP地址,除了每年每个地址要交纳一定的资源占用费外,每个会员还要根据自己的会员等级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的等级根据申请IP地址会员的网络规模来确定。亚太地区需要IP地址资源的企业、单位或团体,均可申请成为会员。
但是申请IP地址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就是个"麻烦"的事情。为了便于将整个亚太区纳入管理范围,APNIC总部设在澳洲,而APNIC的主席也一直由澳洲人担任,据说这样是为了有利于同ICANN的沟通,因为澳洲在地缘上属于亚太地区,在语言上又和欧美没有障碍,在文化上也易于东西方的互相理解。但这种管理架构的最大问题就是给亚洲的非英语国家造成了内部沟通的困难,尽管华人在APNIC中已经占据较多的席位,但国内企业若直接向APNIC申请还是要过语言关,仅此一项就挡住了很多企业迈向IPv6的脚步。
如果说语言的问题通过现在已经较为发达的翻译行业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则企业在申请中对地址申请规则的理解程度的不同也成了一个申请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IP地址的申请表格在APNIC网站上就能找到,但是这个表格的填写还需要透彻理解APNIC的地址管理策略。作为全球5大RIR之一的APNIC,其所采用的管理策略与其他RIR有一些共通之处,由于APNIC在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相关的NIC机构,它会首先建议申请者向其所在国的NIC去申请,这样也利于其统一管理。我国的NIC机构就是中科院下属的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此外,对于广大企业用户来说,最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IP地址的使用价格。按照APNIC的政策,其对IP地址的分配是采用会员制的,APNIC将IP地址分配给其会员单位,而会员必须首先缴纳会员费,同时再缴纳IP地址的使用年费。这种管理机制造成很多企业用户必须承担双重成本才能拿到IP地址。据悉,自APNIC成立以来,我国共有29个单位直接向APNIC申请IP地址(包括IPv4和IPv6地址),算下来,我国企业已经为此付出了非常昂贵的成本。
"团购"的新思路
目前,在APNIC的最高级别会员中,中国会员已经占一半,第二高级别会员中,我国也占了37.5%,在亚洲各国中,我国企业每年向APNIC缴纳的会员费最高,但获得的IP地址资源却并不是最多。
CNNIC的李祥建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各企业现在并不清楚APNIC的一些规定,在自行向APNIC申请地址时,一次性申请的地址量很少,难以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APNIC的地址申请程序比较复杂,对单一企业申请的要求又比较严格,许多国内企业在不熟悉申请程序的情况下,常因IP地址申请时间太长而延误时机。
国内企业在申请IP地址尤其是IPv6地址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研究和商业实践进程,这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在IP地址资源申请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获得地址数量偏少等突出问题,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要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大的单位归口,集中申请地址,以便最终达到提高我国IP地址资源数量、降低IP地址资源申请和使用成本的目的。"
据CNNIC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申请到的IP地址总量只占亚太地区已分配IP地址数的25%,低于日本的29%,略高于韩国的21%,而我国企业向APNIC交付的年费总计已达31万美元,远高于日本的20万美元和韩国的7万美元。因此,信息产业部正加紧制订《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法规。
此前,信息产业部曾提出一种在IP地址资源申请使用方面的思路: 鉴于我国一些单位如CNNIC、中国电信、中国网通、CERNET等向APNIC申请IP地址的时间早、数量大、熟悉APNIC的IP地址分配规则,并且已经在APNIC形成了IP地址的规模化、专业化申请。所以鼓励我国广大企业通
- 富士通IDT搜索加速器用于下一代光网络平台(05-20)
- 28nm异构知识型处理器NLA12000以最低功耗支持IPv6(01-28)
- 移动IPv6与移动IPv4技术优势比较(01-08)
- IPv6的最新应用(01-08)
-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分析(01-10)
- IPv6协议隧道方法(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