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ITU标准:中国力量不断走强

ITU标准:中国力量不断走强

时间:01-07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

量,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将逐步涵盖技术、业务、战略、政策等各个方面。

  在今后工作中,中国应当建立稳定的参会专家队伍,扩大研究工作的参与面;继续加强ITU三大部门国内对口组以及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贯彻落实工作计划和参会预案,稳步提升我国在ITU-D的地位和影响力。

  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行业发展部副主任 石军

  转接模式国际互联网结算对中国不利

  ITU-T3(与电信经济和政策相关的资费和结算原则)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发展国际电信服务的结算和分摊机制,包括在日益融合的市场环境下对现有D系列建议的采纳。二是研究有效提供国际电信业务涉及到的经济和政策因素。三是各地区成本模型的研究以及相关经济政策制定。四是完善与资费和结算相关的条款和定义。

  中国在2001年-2004年研究期重点工作是建议ITU对D.50建议及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基于因特网流量的公平结算模式。2001年,中国向ITU-T第三研究组提交了《建立新的INTERNET结算原则和模式》的文稿, 该文稿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但是遭到了以欧盟、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反对。在2004年D.50建议书通过之时,我国由于对国内各大运营商国际互联现状不了解,所以持谨慎"保留"态度。D.50建议主要内容是"有关国际因特网互联的一般资费原则",D.50建议的附录(Appendix)是"关于结算标准和国际因特网互联的基本考虑"。

  为了给ITU-T3的对口研究工作提供支撑,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进行了中国因特网国际联网结算现状研究。经过研究发现目前的转接模式不利于中国运营商的发展,费用过高。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维持旧有的转接模式会加强北美网络运营商的统治地位,加速内容、资金、带宽的集中,并进一步加剧数字鸿沟的形成,阻碍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特别对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目前的业务流量情况下,转接模式对中国运营商也是不公平的:中国运营商承担从中国到美国的国际全电路的费用,而电路上承载着美国方发起的业务。中国运营商向美方支付网络接入费(也称端口费),因为美方的网络上承载了中国公司发起的业务。但是反方向,中国公司的国内互联网同样承载着美国发起的业务,信息流是对称的,但是中国运营商没有得到补偿。而且过高的国际互连成本负担将影响企业的再投资和网络建设,减缓我国互联网网络设施的建设速度,同时也将限制用户的使用量,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限制了我国互联网上内容和信息的丰富。

  在国际间互联网连接结算的问题上政府和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作用,要综合考虑不同网络之间互联以及国际国内互联的原则,同时要以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中国在2005年-2008年研究期内在ITU-T3工作将依据以下思路。第一,针对D.50建议及其附录,提出有利于我国的修订建议。D.50建议书比较抽象,没有量化标准和可操作性。所以,这实际上也为中国提出可能有量化手段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扩大了空间。在此课题研究基础上吸收经济学领域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可量化的模型,比如网络价值模型、博弈论模型等,在模型中考虑到网络直接受益的人数等对我国有利的因素,推动国际互联规则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第二,要扩大跟踪研究范围,关注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关注新兴的热点问题,如NGN、3G等。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 续合元

  RAC提升运营商传送网资源利用率

  资源接纳控制(RAC)标准自2004年2月在ITU-T的SG13立项以后,经历了SG13、JRG-NGN、FGNGN和NGN-GSI组织的重组,经过激烈的逐字逐句的讨论,主要参与厂商(Huawei、Lucent、Cisco、Nortel、Nokia、Erisson、Operax)和运营商(FT、BT、AT&T、NTT、KT)最终达成一致,2006年7月SG13全会把Y.RACF Release1批准为Y.2111。Ri、Rd和Rn接口以及端到端Call flows留待在Release 2完善。其中Rs和Ri为域间接口,其他则为域内接口。

由于RAC的核心架构比较先进,电信运营商在网络传送层引入RAC将带来很大的改变。第一,运营商不再是透明的带宽提供者,能够知道和控制业务控制系统对传送资源的使用情况,支持基于资源使用和服务质量的商业模式。第二,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资源使用状态、运营策略或者安全策略,开通或阻塞业务媒体流进入网络,预防拥塞发生,保护已开通的业务媒体流不受损伤。第三,根据业务QoS、带宽和安全需求,进行业务驱动的动态QoS控制、流量控制、NAPT和防火墙控制。第四,对优先级高的业务优先处理、优先进入、优先占用资源和优先恢复。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