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显示技术发展及在未来手持设备中应用
显示模块是移动电子设备几乎是最最重要的部分。它应该说是人与数字电子沟通的窗口,因为我们靠图像,靠这样的显示技术可以和数字世界进行非常、非常有效的沟通。特别是现在,我们有很多的用户交互技术。比方说,我们的触摸屏等等其他技术,可以在显示技术里面使得我们的显示技术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显示屏在电子设备上已经是普通用户购买我们产品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显示好不好,显示和用户交互的体验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用户会不会买你这个产品,或者你可以放到什么样的价格,使得你的价格得到用户的认同。显示技术在移动电子产品当中是一个最最重要的和用户交互的窗口。对显示技术来说,有两个最最重要的要求。一个是要能够读,看得清楚。无论在不同的情况下,在室内,也许光线比较暗,也许在室外,在比较强的太阳光底下,要能够让用户看得清楚。
其次,要用户对我们的显示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对我们的显示质量、颜色等等有越来越多的要求,现在做了很多,但是用户的要求仍就很高,可读性和质量对显示技术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作为移动电子设备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也非常重要,比方说能耗。能耗一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移动电子产品的瓶颈。我们怎么样能够通过激励人心的显示,在这个基础上使得我们的能耗非常小,这是这个行业的挑战。
第三,把它带在身边,和其他放在桌子上和电视、台式电脑会有不一样的要求。比如说放在口袋里,可能会受到积压和弯曲,这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第四,还要保证我们的可靠性,这对我们是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行业当中现在有关的显示技术一个大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总的来说,现在用得最多的还是LCD,当然可以看到OLED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
传统的LCD,它整体上的显示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另外所谓的驱动部分都得到了大大简化。 而OLED,到背光的地方是看得非常清楚,光线越强越看得清楚,但是到稍微暗一点的地方就看不清楚。我们把这两个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对于用户来讲,成本上还是一个主要问题。还有,显示不仅仅在屏幕本身,它的背光在其他上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比如背光需要保证能源能够进一步的节省。另外何种串行技术可以使电子接口更快等等。
移动显示设备的变革
移动显示电子设备经历三个阶段。最早是沟通、打电话,也许用一些短信和其他的技术,在这个时候电子设备外形做得小一点,或者待机时间长一点,这样就基本上能够解决问题。有关的显示技术不是一个最最重要的要求,但是大概在2002、2003年开始,整个移动电子设备已经进入了多媒体和移动inter慢慢发展到现在,我们在手持或者移动电子设备上可以看到除了最最基本的通讯要求,有玩游戏、拍照片、拍录像,还有上网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对显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图片做得更大一点,到现在已经看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已经综合在移动电子设备上。整个移动电子工业界尽管在十年前已经看到了,现在聚合在一起,现在是真正发生了。现在有通信技术,有媒体技术,还有IT技术等等这些现在都汇总在一起。比较典型的例子,比方说,像诺基亚N97,比如说iphone,还有亚马逊的电子等等。
十年以前,诺基亚的竞争对手就是摩托罗拉,还有索爱等传统的手机制造商,但是现在的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很多,除了传统的手机制造商,还有苹果、微软、Google等,和他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有很多新兴行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使得业界竞争非常激烈,也是非常激动人心。
对将来的移动显示来说,要求第一,显示屏要清晰;第二,三维的显示技术和虚拟增强;第三,怎么样和显示技术进一步的交互,是比较主动的交互,不仅是单纯的、比较被动的接受;另外,如何实现柔性可变形的,可穿带性的。 总之,就是要注重用户体验,注重交互。
未来移动显示技术
下面将会重点探讨对未来移动显示的关键需求,第一,大尺寸、低功耗;第二,三维显示;第三,一些非常特殊的显示技术;第四,有交互的显示技术;第五,可弯曲的一些显示技术。
低功耗大尺寸移动显示技术有很多典型应用,包括Bistable Displays,还有MIP,这个是可以用LCD上,另外还有MEMS Displays,这个会慢慢进入领域,此外还有Electrowetting displays,现在还前期进入阶段,将来的潜能会非常大。
Bistable Displays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的图像不动的时候,它的能耗是非常、非常低,而且可以做得非常薄,可弯曲。另外,四角可以非常宽广,现在从技术角度这个已经成熟,但是有
- 基于手写辨识芯片的汉字手写输入技术(11-03)
- ATmega16与触摸屏的连接(03-01)
- 基于ADS7846的电阻式触摸屏接口设计(10-12)
- 基于I2C的嵌入式多点触摸屏幕驱动设计(03-01)
- 基于多功能触笔的PC触摸屏系统(03-26)
- 基于TQ2440和Linux的触摸屏的驱动研究(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