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大麻烦,上哪儿找钱!
此外,有些分布式电站开发商还抱怨说,融资难也与分布式电站资产的价值不被银行所认可、接受有关系。"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金融体系不解决如何把电站作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进入金融领域来做抵押品的话,融资就是个大问题,很难解决。"优太新能源副总经理刘鹏说。"如果电站不能成为一个流动性的资产,只能用净资产作担保的话,那民企或者大部分企业都没法做融资了,就只有国企可行了。"
然而,目前这些分布式电站开发商的愿望似乎还不能实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分布式光伏电站建在了别人的屋顶上,如果项目出了问题,拿电站抵押也没什么用处。另外,发电顺利的时候开发商是有还款能力的,而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开发商还不了款时,银行拿到了电站也没法处理。
据记者了解,目前,首批获批的18家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中,仍有些项目尚未动工。要求隐瞒公司名称及个人姓名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其示范区项目之所以未开工,主要还是因为项目投资风险大,投资收益低导致融资方面出了问题。
开拓新路径
为解决融资障碍,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打算推动地方政府在试点地区成立融资平台(即统借方),国开行向融资平台提供授信,融资平台以委托贷款等有效的资金运作方式,向符合条件的对象提供融资支持。据记者了解,这种融资平台的授信资格并非仅限于国开行,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可以参与进来。
然而,一些商业银行表示,他们暂时还处在研究、观望状态。"至于之后会不会参与进去,先看看接下来国家会有什么政策,国开行会有什么行动吧,得有人迈出第一步,我们才好看情况跟上。"上述商业银行负责人说。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的说法,通过地方政府成立融资平台,似乎很难进行。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政策,而融资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没有强制性,国开行可以建议地方政府成立融资平台,但是能不能成行主要还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态度,要看地方政府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去做。"审计署的数据显示,现在全国各级政府的债务超过20.6万亿,地方政府的债务超过10.8万亿,都负债累累了;而且现在政策能不能落实,是不是有保证,不解决的话又会造成地方债务的呆账死账。"
"解决融资问题,就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债券市场。或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社会融资,就是非正规民间融资。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闲散资金,就是没有投资的渠道。如果光伏电站政策稳定,能够保证内部收益率在百分之十几,这就是很好的投资。"孟宪淦对记者说,今后融资要走多样化、多元化,通过多种渠道融资,这是目前分布式光伏业应该探讨的问题。
专家认为,分布式光伏创新融资渠道,最有可能实现的还是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直接融资方式。据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介绍,资产证券化就是把那些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证券出售,从而获取融资,最大化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平安证券能源金融部执行总经理王海生介绍说,资产证券化适用的项目很多,高速公路、房地产以及电站都可以进行。他认为,银行能做的,资产证券化也都能做,只要是一次性投入,现金流稳定可预测的,就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而要开发资产证券化,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这是大的基础前提。资产证券化至少要符合国家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大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定位一些项目和发展模式时也要符合国家要求。另外,"在整个项目确定以后,还要有从模式到风险,从预案到融资的一整套配套的风险控制机制。"王海生这样说道。
据记者了解,2006年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华能澜沧江水电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国内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同时也是一个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个案。然而在分布式光伏,甚至是在整个光伏领域,国内资产证券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也尚未有成熟案例,主要难题在于对资金的严重需求。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是资产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抵押,而民营企业所拥有的电站资产早已经在项目前期就抵押了,不具备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而大型国有企业对开拓资产证券化模式似乎并不热衷。
尽管这样,业界还是非常看好资产证券化的前景。多位专家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推广以光伏电站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前提条件。2013年3月份出台的《
- 中国光伏产业亟需开发农业新应用(09-27)
- 行业资讯:光伏逆变器 在逆境中迎来发展良机(08-04)
- 内蒙古出台政策促进光伏产业发展(08-02)
- 分布式光伏要上房揭瓦,难!(07-26)
- 方大集团签署光伏电站投资协议 分布式光伏新龙头(10-27)
- PV CHINA2014国际光伏会展圆满闭幕(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