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续航,可穿戴设备的“阿喀琉斯之踵”
可穿戴设备的热度居高不下,前有MotoActv这样的先驱,后又在众筹平台大热的Pebble,众多厂商随后也相继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表产品,有三星这样的国际大厂,也有国内新兴的果壳科技。然而,这些产品无论其用户体验如何,却都面临着相似的技术性问题:功耗的居高不下,以及续航时间过短。先看下面的表格:
虽然这些产品之中,Pebbel的续航相对比较优秀,能够坚持5到7天,其余的大部分机型也就两三天的续航时间,甚至是一天一充的节奏。导致这种窘境的原因有三,一是设备体积限制,无法配备大容量电池,或者说是电池技术发展的滞后,二是芯片架构和制程工艺,三是内嵌系统的适配问题。电池技术在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不仅是可穿戴设备,就连主流的智能手机也不得不通过增大电池容量的方式来延长设备续航时间。虽说会时不时有一些听起来神乎其神的电池技术涌现,如锂氟化碳(CFx)电池,直接通过身体供热发电的体热发电机,它们往往都号称会彻底改变可穿戴设备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只是实验室研究到投入商用要花上至少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理想虽美好,但却于事无补。当然了,这一类科技还是值得期待的。
芯片架构和制程工艺。国内厂商普遍采用的君正JZ4775处理器,峰值功耗在200mW,但65nm的芯片工艺导致产品封装体积变大,.君正芯片在国内还是占有不少的市场份额,并已经计划采用更先进的40nm工艺,只是与现在主流的28nm工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余下的几款多采用平板或手机级处理器,主频上的限制和软件上的功耗控制终归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设备厂商在智能手表上集成了太多的功能,甚至照搬智能手机的设计,低功耗的CortexM3架构无法保证系统的流畅运行,于是只能牺牲电池续航了。
系统过于臃肿。多数机型都是根据现有的Android系统进行精简定制,本来就不合身的衣服再怎么改也是不合身的。只是多数厂商都没有耐心等到AndroidWear的正式发布,也没有技术和精力耐下心来专门开发一款智能手表专用的系统,Pebble在这一点上的表现更值得认可,直接的结果便是Pebble手表的续航表现出类拔萃长达5到7天。
不仅是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的真正大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芯片厂商也开始发力低功耗芯片的研发和投产,英特尔的Edison平台,博通的BCM4771GNSSSoC.此外,高通和三星在2014年4月份,1700万美元投资可穿戴芯片制造商Ineda.低功耗SoC马上迎来大爆发。
- 两年魔咒:谷歌中止研发超长续航电池项目(04-03)
- 谷歌寻求续航突破:要改进固态电池!?(04-14)
- 触“电”情缘:人人都是发电机(03-01)
- 微软新电池技术:可能让我们告别一天一充(05-16)
- 电池续航仍难突破,以色列公司纳米点技术也难奏效(10-28)
- 电池续航永远的痛,要靠生物充电器来解?(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