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业猛刮起收购风
今年7月初,陶氏化学公司宣布以1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ohm&Haas;5月,美国半导体材料厂商AmberWaveSystems宣布收购由Caltech分离出来的AonexTechnologies,以确立其在太阳能材料领域的地位……似乎材料业的新一轮整合风潮正在悄然兴起。
由于石油和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造成陶氏化学今年上半年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相对去年同期增加了40%以上。为保持利润率,今年5月底,陶氏化学宣布将产品售价上调20%,不到一个月后又再次上调售价最高达25%,并从8月份开始每卡车货物增收300美元运输附加费、每节火车增收600美元运输附加费。而在调价之前数月,迫于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陶氏化学已将目光盯上了总部位于费城的Rohm&Haas。
2007年销售额近90亿美元的Rohm&Haas主要为建筑、电子、个人护理、包装、运输和制药等行业提供专业材料产品。由于近几年消费类电子的爆炸式增长,带动电子材料业的飞速成长,2007年全球电子材料市场需求达86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0.8%,而其中半导体材料市场更是增长了14%,达到了420亿美元。SEMI预测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将增长9%,达到460亿美元。
正是看好电子材料业,特别是半导体材料业的快速发展,陶氏化学抛出约合每股78美元的价格收购Rohm&Haas,高出R&H股票当天收盘价44.83美元的74%。陶氏化学的首席执行官AndrewLiveris指出:"Rohm&Haas资产的加入将改变本公司的经营,使我们能够实现高绩效业务资产的加速成长,帮助我们在全球专业化工和高级材料领域占有稳固的位置。"他还强调:"Rohm&Haas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令人振奋的新技术的途径,还提供了进入新兴领域的更多通道,所有这些对陶氏现有的平台和价值成长策略都具有高度互补性。"无疑,陶氏化学已将Rohm&Haas视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实行业间的收购与兼并司空见惯,无论是产业处于上升还是下降周期,收购与兼并都在加剧。产业上升阶段,通过兼并可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下降阶段,通过兼并可以帮助企业扩展业务范围,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度过行业下降周期。无论处于上升还是下降周期,推动收购与兼并成功的原动力无非是双方的既得利益。
中国半导体材料业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高端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本土材料企业大多是白手起家,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上很难快速做大规模;另一方面,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日益苛刻。如何快速提升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收购与兼并也许是一条捷径。
中国企业往往对国际间的收购与兼并存有戒心,但实际上收购与兼并是没有国界的。一方面国内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将企业规模快速做大,或达到产品和市场的互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购国外一些在某一技术领域有特点的企业,快速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实力。反之,当本土企业在技术、市场或服务等某一方面被外商看中,被国外大公司收购也并不是坏事。就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一案,汇源不仅可以继续保留原品牌,还可以获得保持高速增长所需的资金支援,更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何乐而不为?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史密斯曾讲过:"如果你不能战胜你的对手,那就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选择合作显然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帮助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成功。
- 全球芯片库储备或处于危险边缘(02-18)
- 中芯国际第四季财报公布(02-18)
- “中国2011年度电子成就奖”得奖名单揭晓(02-28)
- 2011年1月北美设备订单额小幅下滑(02-24)
- 2011,迷雾中的电子供应链(02-28)
- 英飞凌获德国工业创新奖(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