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PCB设计问答 > PCB设计学习讨论 > 青越锋与 DXP 内幕设计详细渗透(一)

青越锋与 DXP 内幕设计详细渗透(一)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一.DXP的自动捕捉布线
众观DXP 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严谨是工业LAYOUT一贯要求的,在DXP中图1,我们预将NET的 R2-1 连接到RP1-2,点击快捷工具栏的布线工具进行绘制图2(设置电气捕捉以及显示栅格的大小分别为10mils)鼠标距离焊盘中心>10mils是不会进行自动捕捉的,

但同时看到在DXP 中是允许绘制没有物理连接的布线


布线拐角其实位置的修改:在对焊盘进行连接布线时当走线在一定Y/X位置上有些偏移或者在布线过程中违犯设计规则等,此刻点击右键退出布线,我们看到在不删除原来走线的基础上是可以再走线的,同时这个网络连接完成后多余的布线时不会消失的,这就给后来的设计埋下伏笔!(此时注意在焊盘引脚内若布置斜线,在进行修改删除操作时要注意内部是否还有残余的布线)

在正常的走线过程中,尤其是高密度布线中,电气捕捉栅格或显示栅格的设置过小时也会因在走线布到一定位置进行确定,但是并不是每次都是如此,如图7显示的有部分的拐角突出,这时通常的做法是退出布线删除突出多余的部分,再重新继续;这是在高密度布线时经常出现的问题;重复操作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追求设计性能的优化委曲求全勉强只能这样做我们是认了。

图8 表面是连接ok 的布线 实际在焊盘的中心位置距离连线的TRACKS 是有一段的距离 如下图9

布线后的检查: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每次布线的结果都是OK 的,但是时常避免表面上看去连接OK ,其实在周围任何处也没有飞线存在,但是在对焊盘圆心处进行仔细检查会发现布线实际于圆心有一段距离

图9 实际连线于焊盘的中心是有段的距离(没有直接被连接到焊盘中心)

· DXP 中的连接不可以直接进行拐角自动修改,捕捉精度不严密!

· 网络连接中多余的布线需要手动删除

· 焊盘引出处有拐角删除操作需要特别注意内部的残余布线

· 焊盘拐角修改时注意焊盘中心的内部连接

以上是DXP 中点对点的布线细节!

针对以上的细节问题,请大家有时间光顾下网站:www.tsingyue.com
自主创新就是要突出优势意义,下面重点说明以便交流学习,不足之处还请同仁多多指教(enjin.sun@tsingyue.com ;enjin9@163.com)

二: 青越软件的布线

1. 点对点自动捕捉布线

焊盘圆心捕捉:将此界面的的捕捉栅格以及可视栅格设为10mils ,点击快捷工具栏上的布线按钮浮动的十字光标处于焊盘上图1(其对应焊盘圆心处的距离远>10mils 图1),只要点击左键确定即可自动捕捉到焊盘的圆心,其实只要将鼠标所在的位置距离<10mils 即可以完成自动捕捉功能,其显示结果分别如图2,3。实际是于DXP 中的捕捉原理是不一样的!

图1 布线时鼠标会自动在焊盘周围根据设置的捕捉栅格进行自动连接到焊盘中心

图 2 在焊盘内的任意位置单击就会自动捕捉连接到焊盘中心

图3 在焊盘周围鼠标处于设置的捕捉栅格范围内会单击会自动连接到焊盘中心

2. 拐角自动修改:

在预布线时遇到突出误走的布线,点击此处(如图光标位置)确定即可继续作为具有物理连接布线的起始位置,不需要退出布线并进行其他的删除操作,系统程序会自动清除所有不必要的布线。

布线走到终点处理拐角时在你需要的位置即可选择布线进行最后的连接,无须担心突出的那部分,并且在进行连接时会自动出现具有网络连接的动态飞线帮助你完成布线如图4,确认布线后多出布线以及连接的飞线会自动消失。

图1 修改拐角只需要将布线鼠标放置在需要作为起点的位置上单击即可,自动删除后面多余的布线


图2 终点拐角修改一样,突出的部分走线会自动删除,并且在删除之前显示网络连接的焊盘位置


图3 连接布线完成后 多余的布线自动删除,不需要人为的操作

三.DXP的自动布线

1.无论是DXP ,99SE中都支持自动布线,不知道pads的自动布线怎么样? 当然我们应看到优秀的工程师很清楚在开发新的电路板时应该采用什么布线方式。实际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老总是绝对不允许我们采用自动布线,当然我们可以再余下时候看看自动布线在一些布线该我们带来的启示;纯电路模块一般式允许的,相对而言如今集成电路的要求日益激烈,混合电路更具创造力和生命力!

那就看大家怎么选择第一步该怎么走了?


四.青越锋软件手工布线

快捷便利的手工布线是LAYOUT 工程师的基本功也是必备的,手工布线能让我们从实际角度考虑,更多的从使用性能方面着手,深入的了解布线的每个细节,尤其在高速电路设计中更是如此,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更有利于后端的检验检查调试创新设计做好基础,打下基础。正因此青越锋将来更着眼于实际的物理机械模型开发计(信号完整,输入输出,时钟大小延时,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等)信号电磁干扰,机械强度等衍生或单独设置的布线仿真)等综合方面考虑更好的满足大家的优化设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