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馈调整时,凭借什么依据或公式来调整的啊?
天馈调整目的是为解决已知问题的。具体调整是根据周围无线环境和覆盖需求进行的,调整是凭测试和经验进行,不一定能够一次调整到位解决问题的,需要不停调整测试以达到最佳效果
天线有几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水平波瓣角,也叫半功率交,如果是60度,那么理论上覆盖的半径就是这60度,对准你要覆盖的区域。还有个垂直波瓣角,分上波瓣和下波瓣,你在调下倾角的时候注意不要打的过平,否则上波瓣角不能落地会达到天上,一般建议值是3~7度,角度太小上波瓣打天上了,只能用下波瓣覆盖,造成浪费,角度太大覆盖太近,而且波形会发生变化成一个窄条,也不好,当然电调的话波形变化会小点。没什么公式,就是三角函数,站高,上下波瓣角角度分别算tan,就可以求出水平覆盖范围了。
随便调 ,没得什么参数
凭测试看出来的覆盖范围,根据现需要覆盖的范围来调整,一般凭经验和周围的环境。有些是调整多次才打到最好的效果,有些也是调整不好的(多数是环境影响或者美化天线自身原因),实在不行还可以调整一些参数。
比如,站直过高,下倾角已压至最大,但覆盖仍然过远,对指标影响较大的小区,可以尝试降功率。
靠感觉随便调咯
理论上按二楼兄弟说的可以,但要综合考虑实际无线环境哈,具体调多调少,说实话,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的。
天馈线包括天线和馈线2个部分,天线一般在塔顶,馈线是从天线到发射机的链接电缆,把发射的信号传送到天线。天馈线的指标一般是驻波比VSWR维护规程要求低于1.5为正常值,若高于1.5会造成发射的信号衰减比较大,也就是说手机接收的信号强度不够.
天线有几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水平波瓣角,也叫半功率交,如果是60度,那么理论上覆盖的半径就是这60度,对准你要覆盖的区域。还有个垂直波瓣角,分上波瓣和下波瓣,你在调下倾角的时候注意不要打的过平,否则上波瓣角不能落地会达到天上,一般建议值是3~7度,角度太小上波瓣打天上了,只能用下波瓣覆盖,造成浪费,角度太大覆盖太近,而且波形会发生变化成一个窄条,也不好,当然电调的话波形变化会小点。没什么公式,就是三角函数,站高,上下波瓣角角度分别算tan,就可以求出水平覆盖范围了
这个确实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的
没有啥公式,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需求和以往的经验做一定的调整就行了!
到了现场公式都是浮云,以自己的经验多次调整就行了
经验值!
凭感觉,调几次试试就知道了
一般有经验的塔公都知道,只要你告诉他覆盖到哪,这个网优的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积累的~~~
一般的调整 倾角和方位角:
1.基站天馈架设中,根据周边环境和站高等因素进行调整,周边房屋密集程度和是否有阻挡等,分别多机械下倾角和电子下倾角,以及方位角进行调整,比如站高在10~20米的市内,可以做机械下倾角为3度,电子下倾角为1度等,方位角根据周边阻挡和道路等因素决定,当然这些还需要根据天线类型和测试试验决定。对于共用的天馈,前期只能顾及一方,但可以适当做电子下倾角调整。
单站测试中可以对天线做适当的调整,主要是根据扫频范围和周边环境去决定。
2.做区域路测中,测试数据分析,根据小区覆盖情况,做天线调整,防止越区覆盖,弱覆盖等因素考虑。
3.正常使用中,主要是根据话务量分析和全区无线环境去考虑,对天线做调整。
(1)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常见的有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和全向天线;
(2)室外跳线,用于天线与7/8〞主馈线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1/2″馈线,长度一般为3m;
(3)主馈线,目前用于移动基站的馈线主要有7/8″馈线、5/4″馈线、15/8″馈线;
(4)接头密封件,用于室外跳线两端接头(与天线和主馈线相接)的密封,常用的材料有绝缘防水胶带(3M2228)和PVC绝缘胶带(3M33+);
(5)室内超柔跳线,用于主馈线(经避雷器)与基站主设备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1/2〞超柔馈线,长度一般为2~3m;
(6)其他配件,主要有接地装置(7/8〞馈线接地件)、7/8〞馈线卡子、走线架、馈线过窗器、防雷保护器(避雷器)、各种尼龙扎带等。
一、天馈系统的匹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天馈系统对系统的影响最为敏感和直接,而天馈系统匹配好坏对移动通信质量的影响尤其显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匹配对发射功率的影响
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馈线上传输的是行波,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相等,馈线上任意一点的阻抗都等于它的特性阻抗。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不能全部将馈线上传输的高频能量吸收,而只能吸收部分能量。入射波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其结果是降低了发射机的有效功率,缩小了单基站的有效覆盖面积。
2.不匹配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天馈线系统不匹配会对基站覆盖、手机语音质量、无线数据速率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手机会出现接收电平低、回声、上网速度慢等现象。
3.不匹配对基站设备的影响
天馈线系统不匹配对基站功放器件寿命影响比较大,馈线的回波电压过大加快基站功放器件老化,天馈线系统严重不匹配时会使功放器件烧毁
二、天线的高度;
天线高度直接与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关。一般来说,我们用仪器测得的信号覆盖范围受两方向因素影响:
1、是天线所发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2、是到达该地点的信号强度足以为仪器所捕捉。
900MHz移动通信是近地表面视线通信,天线所发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S)直接与收发信天线的高度有关,具体关系式可简化如下:
S=2R(H+h)
其中:R-地球半径,约为6370km;
H-基站天线的中心点高度;
h-手机或测试仪表的天线高度。
由此可见,基站无线信号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即基站的覆盖范围)是由天线高度决定的。
GSM网络在建设初期,站点较少,为了保证覆盖,基站天线一般架设得都较高。随着近几年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基站站点大量增多,在市区已经达到大约500m左右为一个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降低天线的高度,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网络质量。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话务不均衡。基站天线过高,会造成该基站的覆盖范围过大,从而造成该基站的话务量很大,而与之相邻的基站由于覆盖较小且被该基站覆盖,话务量较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话务不均衡。
b. 系统内干扰。基站天线过高,会造成越站无线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及邻频干扰),引起掉话、串话和有较大杂音等现象,从而导致整个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下降。
c. 孤岛效应。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三、天线的方向角;
天线方位角的调整对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非常重要。一方面,准确的方位角能保证基站的实际覆盖与所预期的相同,保证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另一方面,依据话务量或网络存在的具体情况对方位角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优化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理想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型,一个小区的交界处,这样信号相对互补。与此相对应,在现行的GSM系统(主要指ERICSSON设备)中,定向站一般被分为三个小区,即:、
A小区:方位角度0度,天线指向正北;
B小区:方位角度120度,天线指向东南;
C小区:方位角度240度,天线指向西南。
在GSM建设及规划中,我们一般严格按照上述的规定对天线的方位角进行安装及调整,这也是天线安装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方位角设置与之存在偏差,则易导致基站的实际覆盖与所设计的不相符,导致基站的覆盖范围不合理,从而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同频及邻频干扰。
但在实际的GSM网络中,一方面,由于地形的原因,如大楼、高山、水面等,往往引起信号的折射或反射,从而导致实际覆盖与理想模型存在较大的出入,造成一些区域信号较强,一些区域信号较弱,这时我们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对所地应天线的方位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信号较弱区域的信号强度,达到网络优化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实际存在的人口密度不同,导致各天线所对应小区的话务不均衡,这时我们可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达到均衡话务量的目的。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赞成对天线的方位角进行调整,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系统内干扰。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当地紧急会议或大型公众活动等,导致某些小区话务量特别集中,这时我们可临时对天线的方位角进行调整,以达到均衡话务,优化网络的目的;另外,针对郊区某些信号盲区或弱区,我们亦可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达到优化网络的目的,这时我们应辅以场强测试车对周围信号进行测试,以保证网络的运行质量。
四、天线的倾角;
天线俯仰角的调整是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选择合适的俯仰角可以使天线至本小区边界的射线与天线至受干扰小区边界的射线之间处于天线垂直方向图中增益衰减变化最大的部分,从而使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及邻频干扰减至最小;另外,选择合适的覆盖范围,使基站实际覆盖范围与预期的设计范围相同,同时加强本覆盖区的信号强度。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基站的站点的增多,使得我们在设计市区基站的时候,一般要求其覆盖范围大约为500M左右,而根据移动通信天线的特性,如果不使天线有一定的俯仰角(或俯仰角偏小)的话,则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会远远大于500M的,如此则会造成基站实际覆盖范围比预期范围偏大,从而导致小区与小区之间交叉覆盖,相邻切换关系混乱,系统内频率干扰严重;另一方面,如果天线的俯仰角偏大,则会造成基站实际覆盖范围比预期范围偏小,导致小区之间的信号盲区或弱区,同时易导致天线方向图形状的变化(如从鸭梨形变为纺锤形),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因此,合理设置俯仰角是保证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般来说,俯仰角的大小可以由以下公式推算: θ=arctg(h/R)+A/2
中:θ--天线的俯仰角 h--天线的高度
R--小区的覆盖半径 A-天线的垂直平面半功率角
上式是将天线的主瓣方向对准小区边缘时得出的,在实际的调整工作中,一般在由此得出的俯仰角角度的基础上再加上1-2度,使信号更有效地覆盖在本小区之内五、天馈系统的位置
由于后期工程、话务分布以及无线传播环境的变化,在优化中我们曾遇到一些基站很难通过天线方位角或倾角的调整达到改善局部区域覆盖,提高基站利用率。为此就需要进行基站搬迁,换句话说也就是基站重新选点过程。
楼上的公式都对,但是实际还得按测试结果调,最为理想。
知道天线下倾角跟天线的相对挂高,再按勾股定理,可以得出最远覆盖,线下倾角加上天线的垂直波瓣角,算出近地点,这样近地点跟远地点之间就是大概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