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无线网优技术 > 考官问:什么是GSM网络的上下行平衡?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考官问:什么是GSM网络的上下行平衡?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时间:08-13 整理:3721RD 点击:
如题。
如题

GSM系统的无线链路分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很显然,实际的覆盖范围应由信号较弱的方向决定。如果上行信号覆盖大于下行信号覆盖,那么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容易被其它小区的强信号“淹没”;如果下行信号覆盖大于上行信号覆盖,那么移动台被迫守候在该强信号下,但上行信号太弱,话音质量不好。当然,上下行功率平衡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相等,由于正常情况下基站灵敏度好于移动台的灵敏度,所以下行信号一般将大于上行信号。
简单的理解就是上行最远覆盖距离与下行最远覆盖距离基本相等就是上下行平衡了。

上下行不平衡顾名思义是上行和下行的覆盖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下行覆盖较远,而当MS在覆盖边缘上接入该小区时,会导致手机发送的信号无法到达基站,也就是说,手机收到的信号好,但相对基站来说,手机发射的信号已经很弱了,基站无法接收。

一半情况下可以用13dbm来判断,手机最大发射功率是33dBm,基站是47dBm,也就是上行和下行的功率差值,当然,广州这边还有一种说法是18dBm,所以这个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具体的判别还得参考具体的环境和数据,希望这些对楼主有所帮助!

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是指下行覆盖大于上行覆盖。在只有下行覆盖的区域,当用户因为检测到了基站信号,想要接入或者切换时,因为上行达不到覆盖要求,也就是手机以最大功率发射基站也收不到,就会造成接入失败或切换失败。另外如果上行覆盖是连续的,那么下行信号因为覆盖大于上行,会对邻区造成干扰。

学习学习。。。。。。很有用

上下行不平衡的原因有:
  (一)基站各个载频中间上报电平有一定的波动。GSM协议0508规定,测量基站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电平RMS(均方根值),在正常条件下,从 -110dBm~-70dBm,其绝对精度为±4dB,在正常条件和极端温度下,从-110dBm~-48dBm之间,绝对精度为±6dB。
  GSM协议这样的规定是从三方面考虑:(1)射频器件的幅频特性(也就是随着频率的变化,射频器件的增益会有些变化,这是射频器件的特性);(2)整个接收通道器件的增益离散性;(3)这种上报精度是不会影响网络指标的
  而华为目前的设计和生产控制水平为±3dB,在业界是属于不错的水平;由于载频所用频点的差异和载频器件的不一致性的差异,对于相同的接收信号,两个载频的上报电平,按照协议规定的理论水平一般可以差别在8dB之内,极限情况下可以相差12dB,而目前的实际水平控制在6dB之内。但是,这种差别同样会对上下行平衡的话统项产生影响,可以跨越话统项的3级,手机发射功率33dBm,是其标的最大值,往往手机最大功率≤33dBm,根据调查,手机厂家出厂功率一般会偏小1dB左右,肯定不会大于33dBm,原因有两点:(1)功率小些,手机待机时间可以长点;(2)发射指标性能可以做得好些。
  (二)环境因素。网络环境实际应用时,电话通话过程中,受环境、多径影响,信号电平也会存在波动,有时波动还会很大,而电平的上报也存在误差,对于手机来说,全温有±6dB的电平误差范围,常温下估计也存在±2dB的偏差。
  (三)各载频间计算增益的差异(一般在±3dB)加上各个载频的下行功率也略有不同(一般在±1dB),使不同载频在同等条件下上下行平衡话统不完全一致。 这也表现在一些载频更换后上下行话统指标有所改善,但掉话、切换成功率等实际指标没有变化,更换下来的载频现场也没有问题,指标良好
  (四)上下行平衡指标是一个统计值,其方法是根据基站和手机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上下行电平进行计算,其结果会受到一些外部条件的影响,如用户手机和通话环境等。从对上下行话统分析看,基站不同时段的上下行话统也存在差异。因为其为统计值,基站的上下行话统往往呈现为分布在一个或两个中心值的两边。
  (五)基站配置的影响。如果基站加了塔放,会导致上行偏强;或者基站使用了EDU或双CDU无合路情况下,会导致基站下行偏强。
  (六)载频性能下降。载频某些器件部分失效或内部线缆接触不良也会导致上下行不平衡。这些基站往往上下行不平衡话统大部分集中在1或11等级上。从上面的分析看,基站上下行话统分布在2~4或8~10是正常的,并且从现场话统性能分

上下行平衡一般是指下行覆盖=上行覆盖。

上下行平衡就是说上下行的无线传播达到一个可以保持通话的要求!不要一个强一个弱的,都会导致不能正常通话!

一半情况下可以用14dbm来判断,手机最大发射功率是33dBm,基站是47dBm,也就是上行和下行的功率差值!

一般下行就是基站功率或硬件故障问题,上行的话就是多为干扰引起,均可能引起通话不正常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