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无线网优技术 > 信道、时隙 有什么关系

信道、时隙 有什么关系

时间:11-12 整理:3721RD 点击:
如题。
信道、时隙 有什么关系
数据信道 不占用时隙么?

网上找的:
时隙可以理解为通道,多人共用一个资源,采用分时的方法处理,1个时隙相当于1个通道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网上找的:
时隙可以理解为通道,多人共用一个资源,采用分时的方法处理,1个时隙相当于1个通道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2楼的回复已经很好的了····

准确的说,时隙是信道的一个特性。给你打个比方,街道上有多辆车要通行,是怎么控制交通的,也就是说要让所有的车都过去而不冲突,首先是把街道划分为多个车道,然后每个车道上排好次序,一个一个过去。
信道也一样,要让不同的用户传递信息而不互相冲突,首先就是把整个频带划分为不同的频段,然后同一个频段上的用户再分配不同的时隙,每个用户占用的频段,时隙就是一个信道。CDMA中又给信道增加了一个码道的特性。到3G以后,比如TD-SCDMA,信道就由特定的频点,时隙和码道组成。

时隙可以看作是信道的一个特性。特定频率下某个时隙可以 看作是 一个信道。若还有码分的情况,则信道还需要加上特定的码道来确定。

无线信号是在某个频率、相应时隙(及对应码道)上传输的

对GSM系统来说:
BTS负责无线传输,每个BTS有多部收发信机(TRX),即占用多个频率点,每部TRX占用一个频率点,而每个频率点又分成8个时隙,这些时隙就构成了信道。BTS是覆盖一个小区的无线电收发信设备。
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频点、时隙和信道的关系

学习了。。。。。。。。。。。。。。。。

GSM中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是一个时隙,通常被定义为给定TDMA帧上固定位置的时隙(TS),而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传递消息的种类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逻辑信道通过BTS影射到不同的物理信道来传送。
GSM中,每个载频被定义为一个TDMA帧,每帧包括8个时隙(TSO-TS7)。所有的逻辑信道,如:广播和公共控制信道都是通过影射到载频的时隙上实现的。
我是这样看的:逻辑信道承载的是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发送需要实质的物理媒介,而时隙就是定义好的传送信息的媒介。

一个帧时隙为10ms里包含24个业务信道,1~12前12个为基站对终端(下行),13~24后12为终端对基站,对应每个业务信道实际时隙为364.6uS,总时隙为416.7uS,每个业务信道里含有4种逻辑信道。 
 
  纯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这要看你是指那种记述了,不同技术有不同的分发

GSM中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是一个时隙,通常被定义为给定TDMA帧上固定位置的时隙(TS),而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传递消息的种类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逻辑信道通过BTS影射到不同的物理信道来传送。4afd5a4K:JFD()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GSM中,每个载频被定义为一个TDMA帧,每帧包括8个时隙(TSO-TS7)。所有的逻辑信道,如:广播和公共控制信道都是通过影射到载频的时隙上实现的。12zcv545%#(K:JFD()$#_*本文来自移动通信网www.mscbsc.com,版权所有

信道就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按不同多址技术划分,信号可以走不同的道:
FDMA-不同的频率就是不同的道;
TDMA-不同的时隙就是不同的道;
CDMA-不同的码道就是不同的道
......
而一种制式通常又要涉及几种多址技术:
GSM--要用到FDMA、TDMA
TD-SCDMA--TDMA、FDMA、CDMA
等等
所以,信道是个总称,时隙是具体技术下的信道的叫法。

看在什么系统中理解
我的是在TD MA系统中理解,在这里面可以认为 一个时隙就是一个信道,而在别的系统中就不能这样理解啦,因为一个用户占用一个信道也占用一个时隙。在CDMA系统中,数据业务占用信道,数据信道占用时隙

不清楚,来学习一下

哈  大家补充的已经很详细了。。楼主还有什么疑问?

very_well的答案    解释的很好!!

信道分物理和逻辑信道,时隙是载频的特征,呵呵,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