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P/IP的远程雷达配电系统
EIO控制模块上电之初需要对内部器件进行初始化操作,当然需要对网络芯片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本机IP地址、子网掩码,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的大小设置等,然后设置Socket工作模式,具体如下:
(1)初始化芯片,在W5100内部寄存器中设置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
(2)建立Socket连接,可以设置为Server方式或者Client方式;
(3)建立1个TCP连接,或者UDP连接;
(4)通过TCP Socket接收和发送数据;
(5)关闭Socket。
2.2 配电开关与传感器
选择可以通过开关量进行控制,同时可以提供状态指示的开关作为被控设备配电开关。
主进线开关选用施耐德Compact NS100塑壳断路器,该开关为模块化设计,提供可靠的触头指示,具有隔离功能,符合IEC60947-1,2标准。配有电动操作机构,可自动化进行开合闸控制。它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保护功能。装有辅助触头模块,可提供以OF(指示断路器的触头位置)、SD(脱扣指示)、SDE(故障显示)等。
各支路开关选用施耐德Multi9系列C65N型小型断路器,它具有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装配有OF状态指示接点和SD报警接点,可为系统提供开关状态指示及报警指示。配有远动控制附件Tm,Tm远动控制附件通过控制指令可实现对负载的通断控制。
采用维博公司生产的WB51GR01智能电量传感器对供电系统电力参数进行监测,以及选用WB43RS智能温适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电力监控仪和温湿度传感器都采用工业标准的RS 485通信接口和MODBUS通信协议。
3 软件设计
监控计算机(客户端)和远程EIO控制模块(服务端)之间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具有通信可靠和速度快(10 Mb/s以上)的优点。
EIO控制模块的软件采用C51编程语言进行编写,主要负责处理网络协议芯片参数的配置,处理串口数据和网络报文数据的转换,以及IO控制请求报文数据的转换和控制等,程序固化在单片CPU中。把IO端口和串口的控制设为两个Socket端口,端口号分别为5100和6020,其中IO端口数据发生变化时主动向连接的客户端发送报文,正常情况下定时发送IO状态报文。串口端口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在串口得到响应后发送报文。
监控计算机控制软件在Windows XP环境下采用Visual C++6.0工具进行编写。Winsocket为Windows下网络异步通信提供了一种方便开发和运行的环境,网络应用程序不直接与TCP/IP核心打交道,而与网络应用编程界面Socket打交道。CAsyncsocket类是CObject类的派生类,封装了Windows套接字API函数。它被集成在MFC类库中,从而将面向对象的方法与Windows套接字联系在一起。在本程序中,使用的是CSocket类。CSocket类是CAsyncsocket类的派生类,与CAsyncsocket类相比,CSocket类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套接字支持。也就是说,使用CSocket类可以忽略网络通信中的细节,比如创建窗口、消息发送和消息绑定等。使用CSocket类实现网络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没有使用传统的send与recv函数,而是使用CSocket类、CSocketFiIe类与CA rchive类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远程网络通信模块中,按照Client/Server模式采用面向连接的服务,其套接字调用顺序如图3所示。
不管在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发送数据都是主动的,而接收数据都是被动的。服务器创建一个监听线程,随时监听是否有客户的连接要求,并决定是否要响应该请求,如响应,则建立Socket来处理客户的数据通信请求,客户端也相应建立Socket来接收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作为客户端需要处理的网络事件有:FD_CONNECT.FD_CLOSE,FD_READ,FD_WRITE。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自定义CMySocket类,根据用户对控制站点的需要,建立CMySocket对象,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监控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提供系统日记数据记录功能。监控计算机(客户端)软件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通过编写开关、仪表等控件,优化软件界面设计,监控计算机软件设计界面如图5所示。
4 结语
随着现代雷达对远端设备无人值守、智能化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车载雷达系统高机动性的需求,对雷达整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设计也带来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更高要求。本文设计的应用系统,在监控计算机和各个雷达站点的EIO控制模块之间采用标准的TCP/IP通信协议,针对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将Windows Socket编程技术应用于站间通信,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软件设计,实现了多台雷达的远程配电,为类似的远程控制方案设计提供了一个借鉴。本文设计的远程配电系统已在多个雷达站投入使用,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数据传输高效、可靠,界面美观,人机对话友善、扩展性好等优点。
雷达 TCP/IP协议 远程配电 EIO控制模块 相关文章:
- 雷达信号及其监测研究(03-02)
- Nufern公司推出新型有源掺杂光纤(01-12)
- SDH和WDM光通信技术在分布式雷达系统中的应用(08-17)
- 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的雷达信号模拟器(01-11)
- 利用PC的数字化现代光谱学设计方案(02-18)
- 基于GPS无源雷达干扰抑制研究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