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空中接口支持话音业务能力分析
/2重复6次,可以在单发射天线时标准小区90%以上的覆盖范围,而CTC1/2重复2次,则只有越48%的覆盖范围,如表2所示:
表2 MAP消息覆盖范围
从目前的一些仿真结果来看,上述结论是非常苛刻的。一般认为,在1×3×3组网情况下,CTC1/2重复4次编码的情况下,MAP消息应该覆盖小区的95%以上的区域,达到覆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只要求FCH进行重复4次编码,如果将所有的广播消息(如DL-MAP和UL-MAP)也进行重复4次编码,这时系统中MAC层的开销(MAP消息开销)就会变得非常大,会占据决大部分的空中资源。如果不采用4倍重复编码,则不能在小区范围内正确解调MAP消息,则不能提供连续的话音覆盖。因此MAP消息的开销是讨论WiMAX支持话音业务能力的核心问题。在文献[5][6]中,假定WiMAX系统有固定的开销,这和实际情况可能不一致。
由于用户随机分布在小区中,当用户距离基站比较近时,信道条件比较好,这时可以采用高级的调制方式。当用户距离基站比较远时,信道条件比较差,则必须采用低阶的调制方式。为了降低MAP消息的开销,WiMAX在802.16-2005标准中引入了一种变通的做法,它提供了一种SUB-DL-UL-MAP的消息,这种消息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技术,提供不同的用户提供MAP消息,用户只需要能正确解调自己的MAP消息即可,不需要考虑其它用户的MAP消息。
由于FCH也仅仅是4倍重复编码,因此没必要引入6倍重复编码。从表5的数据可以推断,为了保证VoIP的覆盖效果,约50%用户的MAP消息需要4倍重复编码,约30%用户的MAP消息需要2倍重复编码,约20%用户的MAP消息不需要重复编码。
6、VoIP支持情况分析
下面将根据上面讨论的过程,从理论极限的角度分析WiMAX支持VoIP业务容量的能力。
对WiMAX做以下假设:
假设移动WiMAX采用1×3×3组网方式,在下行和上行都采用PUSC排列。物理层帧长度为5ms,10MHz带宽,1024子载波,PUSC排列方式,(27:21)的下行:上行比例。假设WiMAX系统有下面的特征:打开闭环功控,打开HARQ和自适应编码调制。不考虑HARQ、自适应编码调整、ARQ,同步开销等。不考虑DCD、UCD等广播消息的开销。
考虑一个GSM6.10编码的VoIP数据包=33 bytes,经过PHS和ROHC后,有35个bytes,增加MAC PDU头6 bytes,则成为35+6=41 bytes。不考虑加密的开销,不考虑MAC PDU的级联、分段和打包,增加CRC的4 bytes冗余,则VoIP数据包长为45 bytes。
由于计算理论最大VoIP容量,因此假设用户VoIP数据包采用尽量高阶的调制方式。假设上行用16QAM3/4 CTC,下行用64QAM5/6CTC的编码方式。则上行要3个slot,下行需要2个slot来承载VoIP数据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WiMAX并没有指定话音业务的编码方式,因此也没有针对某种VoIP业务的编码进行优化,所有在封装VoIP数据包时造成了一些承载的浪费。
因为MAP消息都是在下行传输,因此对于话音业务而言,WiMAX是下行受限。
表3给出了WiMAX单扇区同时支持VoIP用户数。
表3 WiMAX单扇区同时支持VoIP用户数
从表3可以看出,处于采用重复4倍状态的用户数对系统容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用户数越多(即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数越多),则MAP开销越大,系统容量越小。如果采用第5章分析的结论,假设约50%用户的MAP消息需要4倍重复编码,约30%用户的MAP消息需要2倍重复编码,约20%用户的MAP消息不需要重复编码,则一个WiMAX扇区只能同时支持6个用户。假设话音激活因子为0.4,用户每4帧传递一个VoIP数据包,则一个WiMAX扇区的VoIP用户数为60个。
7、结论
虽然WiMAX能提供高速数据业务,但由于WiMAX不是以话音业务为出发点的技术,WiMAX的MAC层对与VoIP业务的处理效率是比较低的,表现在:一、WiMAX空中接口没有针对话音业务数据包进行优化;二、为了保证覆盖,WiMAX的MAP消息开销过大。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几个在小区边缘的VoIP用户将极大降低整个小区的吞吐量,这将对WiMAX的运营策略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IEEE Std 802.16e.Air Interface for Fixed an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2005.
【2】 IEEE Std 802.16d.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S].2004.
【3】 WiMAX Forum mobile system profile V 1.2.2[R].
【4】 WiMA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V 1.0[R].
【5】 ITU 8F/1079-E.WiMAX Forum additional technical details supporting IP-OFDMA as an IMT-2000 terrestrial radio interface [S].
【6】ITU 8F/1065-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Proposed new IMT-2000 ter
- 802.11系列标准(08-29)
- 无线局域网络常见的故障问题集锦(01-25)
- 通信基础学习之数据通信基础(8)(02-13)
- 三层交换技术原理解析及产品选型(02-15)
- 局域网受到ARP欺骗攻击的解决办法(03-01)
- 宽带网络交换机的选择和使用(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