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流程服务于IT
时间:02-18
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点击:
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灵活、规范的IT系统架构,这是近十年以来所有的企业都在密切关注但又难于彻底解决的问题。ERP上了线,但企业的"老总"们见不到效益,因而主管们往往会认为企业花了巨次资投入到了ERP系统上,却没有从业务的层面上呈现出效益来,未来的投入就更加谨慎。而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ERP系统是一个套件,随着企业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ERP的模块也将越做越大,模块之间的相互连接也越来越紧密,整个ERP就成了一个整体,变得非常不灵活,一旦企业的商务模式有所改变,改动ERP系统非常难。
面对一系列这样的难题,IDS Scheer大中国区总裁洪中博士援引了德国汉沙航空公司CIO的观点,这一观点带来了一个流程设计的全新视角。汉沙航空公司的CIO说:"从前我们一直讲IT要服务于流程,而现在企业的现状告诉我们这样做已经远远不够,做IT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反向思维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流程也服务于IT,这样来解决IT系统与业务流程之间的矛盾。"
ERP的两大问题
IDS Scheer公司是德国一家专业流程管理及ERP实施公司,该公司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住了BPM的设计精髓,并提供了一套理想的实施方法论。在IDS Scheer看来,BPM实际上是对业务流程或者说管理流程进行的一种信息化的过程,他们认为目前ERP的实施与应用存在两个大的问题。第一,由于ERP是从技术层面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比较重视技术层面的实施,而技术实施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手工的方式。比如说经常提到的ERP蓝图,实际上企业建设ERP最初设计的蓝图并不是一个工程蓝图,它只能够与实际实施系统基本相等,ERP的实施一般都是根据顾问的经验来做。所以,一个ERP项目实施的好坏与顾问的经验非常有关系,如果一件事情必须靠经验来做的话,那它就无法摆脱手工的痕迹。而第二个问题就是上面提到过的,ERP上线后效益无法呈现的问题。
针对汉沙航空公司CIO的这段话,洪中解释说在某些情况下,要改动一个商业套件所花费的成本非常大,因此不如在企业的流程上做相应的配套改动,这一观点从企业角度来看,是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比例。而从软件行业来看,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调过头来把这个大的组件重新分割,做成小块的服务器或者服务件,这样就可以灵活的配置,灵活的组合来服务于多变的业务流程。
模块化BPM
如何让流程设计更好地为IT把握方向?洪中认为,要实现"流程也服务于IT",关键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在BPM的技术层面上能构成模块化的服务,这些服务要能随意地进行组合。实现随意组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第二,需要进一步了解业务流程领域的内容,也就是要将业务流程本身的设计模块化。如果业务流程本身的设计是一个整块,而不是一个模块化的,那即使拥有SOA也没用。
BPM架构具有两个层面,首先一个企业的管理流程要有一个平台,流程的架构要有一个模块化的结构,流程架构描述的数据存放地点要统一,要设法能够再现流程架构。因为,业务流程有一个天生的难题:业务流程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虽然能靠语言来表达,但是这种流程的描述和流程的现实是否相符,只能靠抽象思维来鉴定流程描述的好与不好,因此就需要一套规范的描述语言,规范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
另外,企业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来支持所设计的流程。例如流程模块化之后,企业要知道需要多少人为这个流程提供服务,还有设备的配置、数据的结构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要做的基础工作。在这个前提下,如何才能够探索怎么建立一个灵活、规范、标准的流程架构,进而把这个流程架构的信息无缝地传递到SOA的供应商数据库里去。
多角度切入BPM
关于BPM应如何做、什么时候做,这些问题已经被无数次拿出来讨论。从理论上来讲,正确的路线应该是先做BPM后建设ERP。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有那么好的机会能够从零开始。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企业能够把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协调起来,按照理论上的思路去协调,那么当然会有好的效益。但是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分散的,如果协调不好效益就呈现不出来。
洪中认为,流程管理应该包括四个阶段:战略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企业需要从某一个角度切入BPM项目。而这个切入点各个企业是不同的,例如从战略层面切入,很多企业会做平衡积分卡项目,也就是战略的导向通过绩效指标得到体现,最后要落实到组织和个人,同时也要落实到流程。
当前的现状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多套流程,上ERP出一套流程,做ISO出一套流程,做平衡积分卡又出一套指标体系,而指标体系的背后还是流程。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理论上应该只有一套流程,然而当前对于企业内部来说,每个管理主题所关心的着重点不一样,因此关注结果的角度和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最终的结果是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企业传统的流程中至少存在四套数据,因此企业必须首先将散落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流程方面的数据整合起来,以便实现统一的战略规划。
面对一系列这样的难题,IDS Scheer大中国区总裁洪中博士援引了德国汉沙航空公司CIO的观点,这一观点带来了一个流程设计的全新视角。汉沙航空公司的CIO说:"从前我们一直讲IT要服务于流程,而现在企业的现状告诉我们这样做已经远远不够,做IT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反向思维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流程也服务于IT,这样来解决IT系统与业务流程之间的矛盾。"
ERP的两大问题
IDS Scheer公司是德国一家专业流程管理及ERP实施公司,该公司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住了BPM的设计精髓,并提供了一套理想的实施方法论。在IDS Scheer看来,BPM实际上是对业务流程或者说管理流程进行的一种信息化的过程,他们认为目前ERP的实施与应用存在两个大的问题。第一,由于ERP是从技术层面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比较重视技术层面的实施,而技术实施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手工的方式。比如说经常提到的ERP蓝图,实际上企业建设ERP最初设计的蓝图并不是一个工程蓝图,它只能够与实际实施系统基本相等,ERP的实施一般都是根据顾问的经验来做。所以,一个ERP项目实施的好坏与顾问的经验非常有关系,如果一件事情必须靠经验来做的话,那它就无法摆脱手工的痕迹。而第二个问题就是上面提到过的,ERP上线后效益无法呈现的问题。
针对汉沙航空公司CIO的这段话,洪中解释说在某些情况下,要改动一个商业套件所花费的成本非常大,因此不如在企业的流程上做相应的配套改动,这一观点从企业角度来看,是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比例。而从软件行业来看,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调过头来把这个大的组件重新分割,做成小块的服务器或者服务件,这样就可以灵活的配置,灵活的组合来服务于多变的业务流程。
模块化BPM
如何让流程设计更好地为IT把握方向?洪中认为,要实现"流程也服务于IT",关键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在BPM的技术层面上能构成模块化的服务,这些服务要能随意地进行组合。实现随意组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第二,需要进一步了解业务流程领域的内容,也就是要将业务流程本身的设计模块化。如果业务流程本身的设计是一个整块,而不是一个模块化的,那即使拥有SOA也没用。
BPM架构具有两个层面,首先一个企业的管理流程要有一个平台,流程的架构要有一个模块化的结构,流程架构描述的数据存放地点要统一,要设法能够再现流程架构。因为,业务流程有一个天生的难题:业务流程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虽然能靠语言来表达,但是这种流程的描述和流程的现实是否相符,只能靠抽象思维来鉴定流程描述的好与不好,因此就需要一套规范的描述语言,规范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
另外,企业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来支持所设计的流程。例如流程模块化之后,企业要知道需要多少人为这个流程提供服务,还有设备的配置、数据的结构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要做的基础工作。在这个前提下,如何才能够探索怎么建立一个灵活、规范、标准的流程架构,进而把这个流程架构的信息无缝地传递到SOA的供应商数据库里去。
多角度切入BPM
关于BPM应如何做、什么时候做,这些问题已经被无数次拿出来讨论。从理论上来讲,正确的路线应该是先做BPM后建设ERP。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有那么好的机会能够从零开始。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企业能够把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协调起来,按照理论上的思路去协调,那么当然会有好的效益。但是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分散的,如果协调不好效益就呈现不出来。
洪中认为,流程管理应该包括四个阶段:战略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企业需要从某一个角度切入BPM项目。而这个切入点各个企业是不同的,例如从战略层面切入,很多企业会做平衡积分卡项目,也就是战略的导向通过绩效指标得到体现,最后要落实到组织和个人,同时也要落实到流程。
当前的现状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多套流程,上ERP出一套流程,做ISO出一套流程,做平衡积分卡又出一套指标体系,而指标体系的背后还是流程。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理论上应该只有一套流程,然而当前对于企业内部来说,每个管理主题所关心的着重点不一样,因此关注结果的角度和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最终的结果是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企业传统的流程中至少存在四套数据,因此企业必须首先将散落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流程方面的数据整合起来,以便实现统一的战略规划。
- MPLS VPN业务开通流程分析与系统实现(04-26)
- 德国短波无线电监测业务概况(01-08)
- H.323安全研究与标准制定(01-10)
- NGN SIP 域内的标准化(01-27)
- NGN标准(01-01)
-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及其与IPv6的关系(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