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探悉
时间:01-22
来源:中国联通
点击:
护,可靠性较差;为了在视距内连接尽可能多的大楼,集线器的位置非常关键,集线器的成本一般较高。但有一种点到多点结构实际上是点到点传输,只不过在中心节点集中放置了多个针对不同方向的终端,因此其好处是有专用的带宽、可扩展、能为单个用户提供服务。格形(网状网)结构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多个网络节点可以提供几乎实时的迂回链路,使服务得到保护,即具有服务恢复或服务冗余度的特点。网状网结构还可以把业务集中到某些特定点,再有效地接入网络,比较符合电信级的要求。其缺点是传输距离短、成本高 (每大楼多条链路),网络规划复杂。
3、光无线通信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尽管光无线通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FSO(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种视距宽带通信技术,传输距离与信号质量的矛盾非常突出,当传输超过一定距离时波束就会变宽导致难以被接收点正确接收。目前,在1km以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和质量,最远只能达到4km。多种因素影响其达不到99.999%的稳定性。为解决这个难题,一般会采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二极管、更先进的光学器件和多光束来解决。
FSO系统性能最大的问题是大气介质对光信号的衰减,对天气非常敏感是FSO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晴天对FSO传输质量的影响最小,而雨、雪和雾的影响较大。据测试,FSO受天气影响的衰减经验值分别为:晴天,5~15dB/km、雨,20~50dB/km、雪,50~150dB/km、雾,50 -300dB/km。可见影响最大是雾,这是因为他们中的散射粒子的半径与激光的波长在同一数量级上,而且散射粒子非常集中,从而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造成空间、角度和时间上的扩展,如图2所示。对于这种大气现象处理的方式,与微波通信中对待雨衰相似。要在系统传输的计算中,为光信号的衰减,留有足够的系统功率余度。以便在出现浓雾最大衰减的情况下,仍能接收到所需的光信号功率。重要的是要获得所在地长期的气象统计资料,能够知道不同等级(能见度) 的雾,即不同衰减的大气介质出现的统计规律。如果了解到衰减值大于某一指标出现的概率,就能确定光无线系统为了保证可用性的指标(比如,99.9%),需要容纳多大的大气损耗。而传送的距离为:
3、光无线通信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尽管光无线通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FSO(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种视距宽带通信技术,传输距离与信号质量的矛盾非常突出,当传输超过一定距离时波束就会变宽导致难以被接收点正确接收。目前,在1km以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和质量,最远只能达到4km。多种因素影响其达不到99.999%的稳定性。为解决这个难题,一般会采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二极管、更先进的光学器件和多光束来解决。
FSO系统性能最大的问题是大气介质对光信号的衰减,对天气非常敏感是FSO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晴天对FSO传输质量的影响最小,而雨、雪和雾的影响较大。据测试,FSO受天气影响的衰减经验值分别为:晴天,5~15dB/km、雨,20~50dB/km、雪,50~150dB/km、雾,50 -300dB/km。可见影响最大是雾,这是因为他们中的散射粒子的半径与激光的波长在同一数量级上,而且散射粒子非常集中,从而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造成空间、角度和时间上的扩展,如图2所示。对于这种大气现象处理的方式,与微波通信中对待雨衰相似。要在系统传输的计算中,为光信号的衰减,留有足够的系统功率余度。以便在出现浓雾最大衰减的情况下,仍能接收到所需的光信号功率。重要的是要获得所在地长期的气象统计资料,能够知道不同等级(能见度) 的雾,即不同衰减的大气介质出现的统计规律。如果了解到衰减值大于某一指标出现的概率,就能确定光无线系统为了保证可用性的指标(比如,99.9%),需要容纳多大的大气损耗。而传送的距离为:
![]() 图2 光子大气传播示意 显而易见,在经常出现浓雾的地区,同样的光无线系统,可能传送的距离,要比无雾或少雾的地区短得多。所以,系统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地区的气象条件,以保证良好的性能。FSO系统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需要严格的视线传播,使发送的光信号在接收端的光瓣能够覆盖接收望远镜,不会因为大气折射率的起伏而漂离目标。此外,建筑物结构的热膨或晃动将影响两个点之间的激光对准,实际测量中发现,大楼顶部的水平移动可达楼高的1/800~1/200。为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FSO系统的光链路两端的激光束的对准和跟踪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扩束法、多束法和动态跟踪技术的克服这些缺陷。扩束法是展宽激光的发射光束,如图3所示,当发射角为2θm。时,在1km处可以得到直径为2θm。光斑,θ越大或传输距离越远光斑就越大。但扩束法降低了接收端的光斑能量密度,传输距离和速度受到影响和限制,于是国内外又提出了多束法,利用多个激光器和发射镜同时发射激光束,每个光束都以相同的发射角发射,在接收端就得到一个大而相互重叠的激光光斑,从而提高了接收端的能量密度,也扩大可接受面积。
|
- LMDS/MMDS混合型无线宽带接入解决方案(03-24)
-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和IEEE 802.16.1标准(09-29)
- IEEE 802. 16 协议的研究及系统仿真(10-01)
- LMDS无线接入网技术及其应用(01-23)
- 3.5G、LMDS无线接入技术的业务特性(01-24)
-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分析(01-26)
射频专业培训教程推荐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