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在电源设计中加入PFC

在电源设计中加入PFC

时间:02-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这需要通过交流电源线上的一个额外的高频滤波器进行滤波。由于增加了12个在硬开关模式下工作的开关,因此造成了较高的传导和开关损耗。据报道,这种两级方法及辅助开关器件的最高效率为87%。

由于升压直流转换增益的影响,这种方法还会出现启动问题。它需要额外的电路对输出电容进行预充电,以便转换器能够启动。

要实现1kW或1kW以上的功率,设计工程师经常采用三级方法(图8)。在图8中,标准升压PFC转换器和隔离降压转换器位于输入的桥式整流器之后。这总共需要14个开关。其中至少六个开关为高压开关,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尽管如此,在使用最好开关器件的情况下,最高效率能够达到90%左右,该频率仍比两级方法的效率要高。


图8:至少1kW的电源一般采用三级PFC转换器。

如要实现中低功率,则有一个替代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前向转换器作为隔离级来减少开关数量(图9)。在采用这个方法之前,必须注意这一点:虽然现在有10个开关,但与全桥式方案相比,正向转换器中的四个开关器件向初级和次级开关施加了更大的电压应力。此外,全桥式方案还需要四个磁性元器件。


图9:此PFC电路采用隔离正向转换器,这是一种通常在中小功率应用中保留的设置。

无桥PFC转换器

Teslaco公司总裁Slobodan Cuk博士开辟了这个领域的新天地,他研发出一种直接由交流电源线供电的无桥PFC转换器(正在申请专利)。该转换器据称是首款真正的单级无桥AC-DC PFC转换器。

为了实现这一壮举,Cuk采用了一种新的开关功率转换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混合开关"(hybrid-switching)。该方法采用仅包含三个开关的转换器拓扑:一个可控开关S和两个无源整流器开关(CR1和CR2)(图10)。输入交流电压为正极或负极时,两个整流器根据主开关(S)的状态作出相应的导通和关断操作。该拓扑由一个与输入串联的电感、浮动的能量传输电容(作为开关周期部件的谐振电容器)和一个谐振电感组成。

由于基于PWM方波开关的传统转换器采用电感和电容器,因此它们需要互补的成对开关。当一个开关导通时,其互补的开关就关断,反之亦然。因此,只允许采用偶数个开关,而新型混合开关PFC转换器可以采用奇数个(3个)开关。

在这种设置中,这样的互补开关是不存在的。一个有源开关S单独控制两个二极管,其角色会根据交流输入电压的极性自动发生变化。例如,交流输入电压为正极时,CR1在开关S的导通间隔导电。而交流输入电压为负极时,CR1在开关S的关断间隔导电。此外,CR2还根据开关S的状态和输入交流电压极性自动作出反应。交流输入电压为正极时,CR2在开关S的关断间隔导电;交流输入电压为负极时,CR2在开关S的导通间隔导电。

因此,三个开关可以在输入交流线路电压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整个周期内工作。因此,这种真正的无桥PFC转换器无需全桥式整流器也可以工作,这是因为转换器拓扑实际上执行了交流线路整流。最终在输入交流线路电压的正负半周期实现了同样的直流输出电压。消除全桥式整流器相当于直接消除了损耗(特别是对于85V的低电压线路而言)。

初级的有源开关S在开关频率下调制和工作,该开关频率比线路频率高三个数量级(比如,开关频率为50kHz时,交流线路频率为50/60Hz)。占空比(D)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的导通时间和所有的稳态指标(比如,直流转换率)来定义,电感L的直流电流根据D来表示。

随后,全波输入线路电压和输入线路电流被感测后作为输入发送至无桥PFC IC控制器。控制器对初级的开关S进行调制,强制输入线路电流与输入线路电压成正比,从而提供理想的整功率因数。

该PFC转换器真正出众的特性是流电隔离扩展可以保持图10中的三个开关组成的转换器的简单性。谐振电容器基本上分成了两个串联的电容器,隔离变压器被插在它们分离的位置。

数字控制PFC

用于电源的低成本、高性能数字控制器的出现使得这类控制器开始应用于PFC设计。数字控制器可提供可编程配置、非线性控制、低器件数和实现通常使用模拟方法很难实现的复杂功能的能力。

如今的大多数数字功率控制器(比如TI的UCD3020)都具有集成式功率控制外设和功率管理内核,包括数字环路补偿器、快速模数转换器(ADC)、带内置死区时间的高分辨率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低功耗微控制器等。这些控制器支持无桥PFC等复杂的高性能电源设计。

例如,无桥PFC可以整合两个直流-直流升压电路:L1、D1、S1和L2、D2、S2(图11)。D3和D4是慢速恢复二极管。单独感测以内部电源地为基准的线路和中性点电压可实现输入交流电压的测量。通过比较感测的线路和中性信号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