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维基百科
的后端。编译器优化与静态代码解析技术(例如FORTIFY_SOURCE[1],一个试图发现缓存溢出《buffer overflow》的编译器)在此阶段应用于代码上。最后,适用于此硬件架构的汇编语言代码以Jack Davidson与Chris Fraser发明的算法产出。 几乎全部的GCC都由C写成,除了Ada前端大部分以Ada写成。 前端界面 直到最近,程序的语法树结构尚无法与欲产出的处理器架构脱钩。而语法树的规则有时在不同的语言前端也不一样,有些前端会提供它们特别的语法树规则。 在2005年,两种与语言脱钩的新型态语法树纳入GCC中。它们称为GENERIC与GIMPLE。语法解析变成产生与语言相关的暂时语法树,再将它们转成GENERIC。之后再使用"gimplifier"技术降低GENERIC的复杂结构,成为一较简单的静态唯一形式(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form,SSA)基础的GIMPLE形式。此形式是一个与语言和处理器架构脱钩的全局优化通用语言,适用于大多数的现代函数编程语言。 中介界面 后端界面 GCC的优化技巧依其释出版本而有很大不同,但都包含了标准的优化算法,例如循环优化、线程跳跃、共通程序子句消减、指令调度等等。而RTL的优化由于可用的情形较少,且缺乏较高级的信息,因此比较起近来增加的GIMPLE语法树形式[2],便显得比较不重要。 后端经由一重读取步骤后,利用描述目标处理器的指令集时所取得的信息,将抽象寄存器替换成处理器的真实寄存器。此阶段非常复杂,因为它必须关照所有GCC可移植平台的处理器指令集的规格与技术细节。 后端的最后步骤相当公式化,仅仅将前一阶段得到的汇编语言码借由简单的副函数转换其寄存器与存储器位置成相对应的机器代码。 替GCC程序除错
前端的功能在于产生一个可让后端处理之语法树。此语法解析器是手写之递归语法解析器。
一般编译器作者会将语法树的优化放在前端,但其实此步骤并不看语言的种类而有不同,且不需要用到语法解析器。因此GCC作者们将此步骤归入通称为中介阶段的部分里。此类的优化包括消解死码、消解重复计算与全局数值重编码等。许多优化技巧也正在实现中。
GCC后端的行为因不同的前处理器宏和特定架构的功能而不同,例如不同的字符尺寸、调用方式与大小尾序等。后端界面的前半部利用这些消息决定其RTL的生成形式,因此虽然GCC的RTL理论上不受处理器影响,但在此阶段其抽象指令已被转换成目标架构的格式。
为GCC除错的首选工具当然是GNU除错器。其他特殊用途的除错工具是Valgrind,用以发现存储器泄漏 (Memory leak)。而GNU测量器(gprof)可以得知程序中某些函数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其调用频率;此功能需要用户在编译时选定测量《profiling》选项。
- 嵌入式开发工具简介(11-09)
- Linux下C/C++编译器gcc使用简介(04-05)
- Linux上安装GCC3.4.0编译器过程 (04-14)
- 基于GCC的嵌入式程序插装技术(02-18)
- Linux下C编程基础之:gcc编译器(08-13)
- 建立一个AVR的RTOS(3)—GCC中对寄存器的分配与使用(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