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利用曼码调制的非接触IC卡读写程序编制

利用曼码调制的非接触IC卡读写程序编制

时间:07-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读操作时,是首尾相接、循环执行的。

识别数据起始标志和数据结束标志,是通过参数stepcnt进行的顺序化判别,故stepcnt为读操作的判据二(首尾检测指标)。

非接触IC卡在读操作时,第三个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1.5P、1P和0.5P三个特征判据?e5550和U2270B的射频振荡频率范围在100~150kHz,当位传送率选择RF/32时,即fOSC经过32分频后,上述的三个参数在不同的fOSC时,处于什么样的范围内呢?请见表3。

由上可知,只要1.5P、1P和0.5P的间期是不重叠的。根据采用100~150kHz和110~140kHz两组数据的对比可见,使用后者更合适。另一个办法是:通过试验,找到合适的间期指数,即可依此作为电平跃变的判别阈。这样,在确保识别能力的前提下,又从工艺上降低了对于振荡回路的频率精度要求。

根据上述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110~140kHz,将编码变化的不同间隔转化成相应的间期指数,具体如表4所列。

1.5P、1P和0.5P是识别数据起始标志、位数据序列和数据结束标志的间期特征值。通过试验,它可用间期指数prdcnt反映,故为读操作的判据三(间期检测指标)。

三、 非接触IC卡的写操作

基站产生固定间隙的射频振荡,并通过控制两个间隙之间的振荡时间对位数据1和位数据0进行编码,持续地发送位数据流,完成写操作。写操作射频振荡波形示意如图4所示。

  图4 写操作时的信号流

图4写操作时的信号流非接触IC卡插入基站后,射频线圈的耦合产生载波振荡,利用两次相邻停振之间的不同时间间隔,区分位数据1和位数据0的编码。停振间隙约在50~

150域时钟;位数据0的持续振荡时间间隔为24域时钟;位数据1的持续振荡时间间隔为56域时钟。当停振间隙结束后,持续振荡的时间间隔高于64域时钟,则IDIC退出写操作方式。

考虑到写操作启动(start)时,有一频率稳定过程,写操作停止(stop)时,有一EEPROM的写入过程约16ms,于是将start和stop两个阶段均以20ms计。图4中标注的trnssqnc为发送顺序编号,启动阶段为0,位数据流发送阶段为1,发送结束阶段为2。

基站读写器上有三个引脚:bsout、bscfe和bsin,它们的含义见表5。

向e5550写位数据时,有四种合法的数据流,具体如图5所示。其中,OP为操作类型码,包含两位,10表示即将进行的是写操作,11为终止IDIC操作码。多IDIC操作情况下,用这一特性可逐一控制应答器,使待控应答器逐一产生稳定的射频振荡。当方式数据区的第28位(usePWD)为1时,在写操作码10之后,位数据流有33位,是按区写入的。其中的第一位为锁定位L,L=1表示该区为只读区,L=0表示该区为读写区,其余的32位为位数据。ADR为该位数据流的存放数据区,取值范围为0~7。

根据上述的载波振荡特性,利用carriercnst参数进行界定(见表7),读写操作过程中,均使用了2μs为单位的计数值作为定时单位,目的是要使用MCS-51系列的微控制器的定时器。

结束语

采用曼码调制的非接触IC卡读写程序便不难编制,实现IDIC的完整功能,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程序模块,如数据存储格式、编码的加密算法,一次读/写操作中若出错,则须重复进行读/写操作、究竟重复几次、读/写操作过程在超时后退出等,这些均可根据应用对象的需求予以相应的解决。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