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路灯节能装置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路灯节能装置的设计

时间:03-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0 引言

随着大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市容的改善,照明路灯的数量越来越多,其用电量占城市的总用电量的比例不断增加。以往的路灯照明大多采用直接供电方式,人工送电人工关闭。这种方式有许多不足:供电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电压是波动的,在用电高峰期,电压都低于额定值,在用电低谷期供电电压又高于额定值,当电压高时不但影响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耗电量也大幅增加(电源电压若增加20%,则耗电量增加44%),当低谷时,照明设备又不能正常工作;利用人工送电,增加人员开资,有时又不能及时开闭,即影响正常照明又浪费电能。因而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发出一种使用方便又节能的装置,这种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1)稳压控制:无论在用电高峰还是用电低谷,始终能使供电电压稳定在额定值范围内;

(2)显示功能:可显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有功、无功等参数;

(3)定时启停: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昼夜交替时间是不同的,系统能根据地区和季节自动调节开闭路灯时间;

(4)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启停时间:在定时启停功能上能有根据天气情况开闭路灯;

(5)自动功率因数补偿:随着照明设备的不断升级,系统应有功率因数补偿功能;

(6)效率高,无波形畸变,电压调节平稳,适应负载广泛,能承受瞬时超载,可长期连续工作,手控自控随意切换,设有过压,欠压自动保护功能。

1 系统工作原理

交流调压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自耦变压器调压方式、调相方式、磁饱和稳压方式等。这几种方式均无法满足路灯节能装置的功能要求,自耦变压器方式在大电流供电时,由于其碳刷的限制,不能满足要求;而调相方式存在着波形畸变,即对电网有干扰,又对一些新型照明设备有干扰,无法满足要求;磁饱和方式在大功率时因其体积庞大无法满足要求。

补偿变压器方式可应用于交流调压中,这种方式的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现以一相为列,说明其稳压工作原理。若不计补偿变压器阻抗压降,则

式中:Uo—稳压器输出电压;
Uo=Ui+Ub
Ui—稳压器输入电压;
Ub—补偿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调压变压器是一个双触头输出,每个触头均可在全程范围内移动。当触头A在上,触头B在下时,补偿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b相位与Ui相同;当触头A在下,B在上时,补偿变压器输出的电压Ub相位与Ui相反。当输入电压Ui增加ΔUi时,控制电路调节触头A与B移动,使触头B移到上端,A移到下端,补偿电压Ub也相应改变ΔUb,且ΔUb=-ΔUi,Uo= Ui-ΔUb,使输出电压Uo保持不变;当输入电压Ui减小ΔUi时,控制电路则将触头A移到上端,B移到下端,此时ΔUb=ΔUi,Uo=Ui+ΔUb,使输出电压Uo保持不变。

当系统是三相电源时,电路由三相补偿变压器TB、三相调压器TUV、电压检测单元、伺服电机控制机构,保护电路等组成,电气原理图如图2所示。

调压变压器TUV的一次绕组接成Y形,连接在稳压器的输出端,二次绕组连补偿变压器TB的一次绕组,而补偿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串联在主电路中。

其稳压过程是: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由电压检测单元采样,检测并输出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变压器TUV上的电刷来调节变压器的二次电压,以改变补偿电压的极性与大小,实现输出电压自动稳定在稳压整定精度允许的范围内,从而达到自动稳压的目的。

补偿变压器方式具有体积小、控制灵活、调压变压器的功率和输出电流可减至最小、可连续工作和过载能力强等特点。

2 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由控制单片机、A/D转换器、LCD显示、时钟电路、伺服驱动器等组成。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

2.1 单片机

单片机采用P89C51RD2,P89C51RD2单片机具有64K并行可编程的非易失性FLASH 程序存储器,并可实现对器件串行在系统编程ISP 和在应用中编程IAP。在系统编程ISP(In-system Programming),内部有1KB的RAM,通过并行编程器选择6 时钟/12 时钟模式(芯片擦除后默认的时钟模式为12 时钟),4 个中断优先级,双DPTR 寄存器,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PWM输出等功能。P89C51RD2单片机应用到本系统中不用外扩程序存储器及数据存储器,单片机的所有I/O口均工作在普通I/O工作方式,为节约口线,外围器件均选用带串行数据通讯的芯片,为防止干扰所有与强信号打交道的信号线均采用光电隔离,串口经电平转换后一方面可做ISP功能,另一方面将来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2.2 模数转换电路

模数转换电路由信号调理电路及A/D转换电路组成。信号调理电路主要功能是将外部的电压、电流和环境光线等信号转换成A/D能够接受的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