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50个单片机晶振问题及解决方法小结

50个单片机晶振问题及解决方法小结

时间:12-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s,黄灯3s。循环变化。那么外界晶振怎样选择?单指令周期多少比较合适?图中外接的两个电容的作用是什么?大小多少合适?

答: 如果选择晶振的话,那两个电容值可以选择:30加减10PF左右的(频率在0~33MHZ之间);

如果选择陶瓷晶振的话,电容值可以选择:40加减10PF左右的(频率在1.2~12MHZ)振荡器应尽量靠近电容。指令周期是可以算的,这个是有公式的!

44、89c52单片机如果不接晶振会有什么后果?

答:单片机不工作了 程序无法烧入。。。。等等

45、若89c52单片机使用外接晶振,应如何设置?

答:晶振的两个管脚各接一个20~30pf的电容后分别接入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两个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地即可,不再需要任何设置

46、89c52单片机 晶振频率才12兆,太小了,怎样能改大晶振频率?

答:外接18.432或者24MHz的晶振啊。或者换4T的W77E58单片机,这样相当于把工作频率提高3倍。或者换1T的DS89C4XX单片机,这相当于把工作频率提高8倍!足够了吧?用1T的STC12C5A**单片机也有这样的效果。

47、单片机工作频率的问题,晶振到底怎么选择?

答:

1、最基本的单片机,其机器工作频率为:晶振频率÷12

2、有的单片机(高级一些的)机器工作频率为:晶振频率÷2(或者6等等)

3、以汇编语言为例,单片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的时间为1~2个机器周期(机器周期 = 1÷机器工作频率)

4、举例:

一普通单片机晶振12MHz,其机器工作频率为 12MHz÷12 = 1MHz

其机器周期 = 1÷1MHz = 0.000001秒(也就是10的负6次方)

“MOV”指令需要一个机器周期来完成,也就是说执行这条指令需要耗费10的负6次方秒,这么长的时间。

48、51单片机晶振上接的电容大小该如何选择?是晶振越大,电容值也要大一些吗,一般常用多大的。有人说常用的从15-33pf,具体如何选择效果最好?比如我分别用一个6M和12M的晶振,用多大电容更合适?

答:15-33pf都可以 我们一般用的是15P和30P 晶振大小影响不大 我们常用的4M 和12M 以及11.0592M和20M 24M 我们都用的 30P 单片机内部有相应的整形电路 我们不比担心

49、我给51单片机12M晶振接2200pF电容会怎么样?电路图里貌似是22pF的,但是我没有22pF的...接2200pF会不会不正常工作?

答:不可以,晶体会不工作的。15-33p是合理范围。你可以试试看,对单片机不会有损坏。

50、单片机不能正常工作,晶振问题?如何去检查晶振正常还是不正常?另外我看到说晶振跟两个小电容要离得很近,我几乎都没剪引脚(就是买回来多长就多长)就插上去了,这个也有关系吗?

答: 用万用表测量单片机连接晶振的两个引脚 正常起振的状态下电压大概比供电电压的1/2略低一些 如果其中一个或全部引脚为电源电压或零就表明没起振。那个引脚长些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 相比之下接地更关键些 两个谐振电容接地端到单片机的电源地要尽量近些。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