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调制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研究
INT51X1的初始化是通过配置EEPROM(AT93C46)完成的,应写入自己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是唯一的)。
因为ARM7TDMI是W90N740的内核,使用ARM7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功能:从RS232口接收FTU/TTU数据,转换为802.3协议IP包,经MAC发送给INT51X1;经MAC接受INT51X1数据,解包,通过RS232口送FTU/TTU。
W90N740上电后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发送特殊的呼叫信息给主站(64字节全5),握手过程完成后即进入通信运行。
握手过程如下:
首先子站对主站广播(发送呼叫信息64字节全5),收到回复自己的响应信息(64字节全3)后,填写本子站通信的目的地址(即发来回复的主站地址),进入正常通信。若收不到响应信息,则每隔1分钟重复发送呼叫信息。
任何子站收到其它子站的广播呼叫信息(由地址辨认),均不予理会。此策略可保证电力线正常运行条件下,各子站与本总线网上主站的通信。当故障断电后重新供电时,各子站与本网主站或临时联络的其它主站沟通通信,便于工程安装。
若子站收到某主站呼叫,应将呼叫主站地址写入本子站目的地址,然后发出响应信息,此后进入与该主站的正常通信。此策略能使临时加入其它主站管理范畴的子站回到本网,或断电后与原主站恢复联系。
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是由若干台通信终端,8/16*换机(HUB)和PC机构成。其中通信终端包括RJ-45,RTL8201,W90N740,INT51X1,AFE和Coupler,如图3所示。INT51X1也选用PHY模式,组成ETH-PLC路由器。主机侧MII接口与W90N740 Ethenet MAC Controller 0连接,W90N740再经Ethenet MAC Controller 1接ETH PHY(RTL8201),从RTL8201引出RJ-45接口,与网络交换机连接;电力线侧则与子站系统类似。
每台通信终端具有电力网上唯一的MAC地址,同时又具有局域网上唯一的IP地址。每个通信终端都作为本网络(总线+树型)的通信主机,与最多63个子站进行1:N的通信,并对本网子站进行管理。在本网内,记录和存储所有子站的地址,作为发送数据的目的地址。当收到来自某子站的广播呼叫(64字节全5),则记录该子站地址,并发回响应(64字节全3)。此后,与该子站正常通信。(这种情况,该子站也可能不属于本网。)若失去本站管辖的某个子站,即长期(如5分钟)收不到它的消息,则需要每隔1分钟呼叫这些子站一次,直到收到相应子站的响应信息,进入正常通信为止。24小时后仍无响应则放弃呼叫。
IP机接收来自各通信终端的IP包,定位IP包的来源。记录全部子站地址,并明确各子站各处于哪台通信主机所在的网络。这样能保证下发数据时,可以准确的找到相应的通信主机,再转发到其下的目的子站。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描述了其通信子站、主站部分和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方案。通过介绍INT51X芯片,可以发现OFDM技术应用到电力线通信具有的很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PLC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PLC_1248813.html.
[2].INT51X1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INT51X1_1136773.html.
[3].W90N740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W90N740_1095266.tml.
[4].MAX323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MAX3232_1107769.html.
[5].ARM7TDMI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ARM7TDMI_139812.html.
[6].RS23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RS232_585128.html.
[7].AT93C46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AT93C46_143850.html.
[8].RTL8201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RTL8201_586322.html.
- 水声OFDM系统中卷积码译码设计及其DSP实现(04-11)
- 一种基于Turbo 码的MIMO-OFDM检测系统的设计(05-15)
- PF-503数字移动微波在马拉松直播中的应用(10-12)
- 一种应用于OFDM系统中的符号精确定时算法的FPGA实现(09-07)
- OFDM系统的频域同步估计技术介绍(05-02)
- 一种基于DSP+FPGA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及应用(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