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IC16F877A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研究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导通方式的基础上,以单片机PIC16F877A为核心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包括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电路、PIC16F877A最小系统、转子位置检测电路、IGBT驱动保护电路和系统信息反馈电路,并利用MPLAB软件编译平台编写控制系统软件程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性能可靠、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可靠控制。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常用装置,按照工作原理将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具有平滑稳定的调速特性和优良的启动性能,所以在需要频繁启动和速度变化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机床、风力发电机、轨道列车、和轧钢场等设备上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直流电机转子换相过程依靠电刷和换向器直接的配合,换相过程会产生火花和电磁干扰,对周围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电刷属于易耗器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无刷直流电机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具有传统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特性好、运行稳定,又具有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优点,所以在部分领域得到初步应用。稀土材料的发展使得无刷直流电动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采用稀土材料制成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成本过高,仅应用在航空、航天和军用等高科技领域。20世纪80年代钕铁硼永磁材料出现后,大大降低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成本,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能,从几十瓦至上百瓦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和石化化工等等民用领域初显身手。
随之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动机技术获得跨越性的变化,电机制作工艺和控制理论不断成熟,关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研究是当今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运行过程和主回路导通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PIC16F877A设计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PIC16F877A最小系统、转子位置检测电路、IGBT驱动保护电路和系统信息反馈电路,并利用MPLAB软件编译平台编写控制系统软件程序。
1 无刷直流电动机
1.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电与磁之问的关系,在电动机转子上装有永磁材料,定子上缠绕三相线圈,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和永磁体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使电机旋转,随之转子的旋转三相绕组线圈换相,为电动机旋转提供持续转矩。永磁体采取径向充磁的瓦形稀土永磁体。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采用星型连接方式,处理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定子根据微处理器发送的信号进行换相,保证电机持续旋转。
1.2 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分析时对理想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作如下假设:
1)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相之间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和转子磁场分布的磁场为对称方波。
2)忽略电动机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造成的影响。
3)电枢绕组在定子的内表面上的分布方式为连续均匀的。
4)电动机定子电流为三相对称1 200(电角度)的矩形波,定子绕组为600相宽的集中整矩绕组。
为了减小转矩产生纹波,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气隙磁密波形应该和供电电流的波形相同。在理想状态下,矩形波定子电流和相同波形的气隙磁通相互作用,两者相结合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
1.2.1 电压方程
根据电动机电压平衡方程
式中,U表示三相绕组中的电压,r表示每相绕组的电阻值,i表示运行时每相绕组中的电流,L表示每相运行电感,E表示每相反电动势。有公式(1)可得运行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电压方程:
1.2.2 转矩方程
在电磁转矩上无刷直流电机和普通直流电机相似,电磁转矩和磁通、电流幅值成正比变化,即:
Te=Pn(eaia+ebib+ecic)/ωr (6)
其中,Te为电动机的额定转矩,Pn为电动机的极对数;ωr为电动机的角速度;ia、ib、ic是A相、B相、C相相电流;ea、eb、ec为A相、B相、C相每相的反电势。无刷直流电动机(忽略转动时的粘滞系数)的方程可写为:
其中,Te为额定转矩,TL为负载转矩,J为电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的总和。ω为机械角速度。
1.3 主回路导通方式
三相半控和三相全控是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回路控制方式的基本类型,无刷直流电机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相半控电路采用3个功率器件控制绕组的导通方式,每个绕组由一个功率开关控制,一个周期只有1/3时间导通,另外2/3时间不通电,绕组没有
PIC16F877A 永磁 相关文章:
- pic16f877a的电平变化中断(interrupt on change)使用误区(12-03)
- 用单片机pic16f877a实现鼠标数据的采集(12-03)
- PIC16F877A一路舵机参数化控制程序(12-02)
- PIC16F877A与PC机串行通信C语言源程序(12-02)
- PIC16F877A和AVR的单片机的PWM输出程序(12-02)
- PIC16F877的A/D模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