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51单片机串口问题

51单片机串口问题

时间:11-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51单片机的串口,是个全双工的串口,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当串行发送完毕后,将在标志位 TI 置 1,同样,当收到了数据后,也会在 RI 置 1。
无论 RI 或 TI 出现了 1,只要串口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单片机都会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
在中断程序中,要区分出来究竟是发送引起的中断,还是接收引起的中断,然后分别进行处理。
看到过一些书籍和文章,在串口收、发数据的处理方法上,很多人都有不妥之处。
接收数据时,基本上都是使用“中断方式”,这是正确合理的。
即:每当收到一个新数据,就在中断函数中,把 RI 清零,并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了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很多的程序都是使用的“查询方式”,就是执行 while(TI ==0); 这样的语句来等待发送完毕。
这时,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带来问题。
看了一些网友编写的程序,发现有如下几条容易出错:
1.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关闭了串口中断!等待发送完毕后,再打开串口中断。
这样,在发送数据的等待期间内,如果收到了数据,将不能进入中断函数,也就不会保存的这个新收到的数据。
这种处理方法,就会遗漏收到的数据。
2.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并没有关闭串口中断,当 TI = 1 时,是可以进入中断程序的。
但是,却在中断函数中,将 TI 清零!
这样,在主函数中的while(TI ==0);,将永远等不到发送结束的标志。
3.还有人在中断程序中,并没有区分中断的来源,反而让发送引起的中断,执行了接收中断的程序。
对此,做而论道发表自己常用的方法:
接收数据时,使用“中断方式”,清除 RI 后,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也用“中断方式”,清除 TI 后,用另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数据发送完毕。
这样一来,收、发两者基本一致,编写程序也很规范、易懂。
更重要的是,主函数中,不用在那儿死等发送完毕,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查看其它的标志。

实例:
求一个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程序,要求如下:
1、如果在电脑上发送以$开始的字符串,则将整个字符串原样返回(字符串长度不是固定的)。
2、如果接收到1,则将P10置高电平,接收到0,P10置低电平。(用来控制一个LED
单片机是STC89C52RC/晶振11.0592/波特率要求是9600或4800。谢谢!
问题补充:可能会将这样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约为50-150个字符)传送给单片机,只能能原样返回。

最佳答案:
下列程序,已经调试成功。
#include
sbit LED = P1^0;
unsigned char UART_buff;
bit New_rec = 0, Send_ed = 1, Money = 0;
//----------------------------------------------
void main (void)
{
SCON = 0x50; //串口方式1, 8-n-1, 允许接收.
TMOD = 0x20; //T1方式2
TH1 = 0xFD; [url=]//9600bps@11.0592MHz[/url]
TL1 = 0xFD;
TR1 = 1;
ES= 1; //开中断.
EA= 1;
while(Money == 0); //等着交费,呵呵,等着接收$.
while(1){
if ((New_rec == 1) && (Send_ed == 1)){//如果收到新数据及发送完毕
SBUF = UART_buff; //那就发送.
New_rec = 0;
Send_ed = 0;
} }
}
//----------------------------------------------
void ser_int (void) interrupt 4
{
if(RI == 1) {//如果收到.
RI = 0; //清除标志.
New_rec = 1;
UART_buff = SBUF;//接收.
if(UART_buff == 1)LED = 1;
if(UART_buff == 0)LED = 0;
if(UART_buff == $)Money = 1;
}
else{ //如果送毕.
TI = 0; //清除标志.
Send_ed = 1;
}
}
//----------------------------------------------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