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PDM和ERP接口实施技术的研究

PDM和ERP接口实施技术的研究

时间:12-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一、概述

在信息化项目中,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是保证信息系统发挥整体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很多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企业集成需求、PDM软件架构和ERP软件架构这三个因素,决定了PDM与ERP集成的内容和方式。不同软件能提供的集成方式不同,不同企业的集成需求也有不同,所以很难制定一套标准的集成内容和方式——即使采用了相同的PDM和ERP软件,不同企业的集成内容和方式也很少完全相同,这给PDM与ERP集成增加了难度。

实际上,接口实施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

ERP系统实施一般会对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在传统开环粗放管理模式下,大量基础数据在企业是不需要维护和管理的,很多业务通过口头协调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模式根本不能适应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因此在接口中需要的很多数据就是原来业务中的真空数据,没有人维护此类数据。因此完整接口实施方案中还要落实接口中每种数据来源的业务维护负责人,以及业务维护频率要求和业务数据质量要求。

有的企业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出于不同的管理目的,不同的业务部门都在维护同类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并不完全一致,这种数据也对接口数据的可靠性造成了冲击。

一般企业在谈接口实现方案时,更多的是从接口内容和技术实现方式去考虑问题,一种常见的想法就是:如果两套系统都已经成功上线了,ERP是知道需要什么数据的,因此PDM只需要按照ERP的需要将这些数据按约定方式传递到ERP系统中就满足了接口要求。实际上很多项目接口实施很不顺利,往往是因为完成接口开发,但在实际业务中并没有真正开始使用。

根据笔者所在公司的经验,接口除了从系统中通过查询、筛选、计算、获取数据,导出数据,对比历史数据并读入新数据几个环节是典型计算机算法技术问题之外,其他的更多功能是:通过接口实施解决企业的业务管理问题,只有在管理问题得到充分沟通和解决的情况下,接口在集成上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另外,笔者发现:必须将接口数据维护制度化,接口才能长期正常运转。

二、PDM和ERP接口实施模型

笔者分析了国内某PDM公司近五年接口项目的成败实施经验,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改进和技术实现的五层PDM和ERP接口实施模型。

图1 PDM与ERP五层接口实施模型

根据我们的实施经验证明,一个PDM/ERP接口集成项目必须考虑到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将无法有效组织起真正的接口业务实现。

大部分接口项目更多地考虑了接口内容和接口方式,但对其他三个方面考虑得不够充分,这样项目实施风险就比较大。

1.PDM和ERP接口制度

接口制度是保障接口长期运转的关键问题,对于需要接口的数据,在管理上一定要明确四个问题:

●不同数据由谁负责维护?解决接口数据没有来源或者多个来源的问题。

●在什么业务环节维护7将接口数据维护和更新作为某个业务环节的岗位职责,确保不但有人负责,而且是对业务制度负责,从而避免将接口基础数据维护的职责放在IT部门的怪现象。

●数据维护要达到怎样的质量要求?手工作业条件下数据的规范性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因此要在实施过程中提出很多操作细则,以近一步规定怎样的数据是不符合规范的。例如:字符的全角半角格式统一;一些手工作业条件下,通用的类似符号填写格式的统一;一些无编码的物料编码规则的设计等,都是数据维护质量要求中要考虑的问题。数据维护质量要求应该由IT部门负责,并不断根据业务变化加以扩充和完善。

●发生更改时如何维护?数据更改时要界定:怎样的更改只在PDM系统中变更但不影响ERP系统数据,怎样的更改只在ERP系统中变更,怎样的更改需要两者同步变更。

这些在业务上要根据实际要求界定清晰,对于一般项目,用户理解上可能以为:只要是更改就需要重新传递接口数据,这是不对的认识,实际上,在企业中有很多更改并不影响设计文件的内容,这个时候更改造成的数据一致性也没有必要通过接口来维护,而是直接在ERP系统中进行维护即可。

即使是双方都要同步更改的内容,接口更改维护方式也要考虑:是通过接口重新输出,还是由人工在两边系统通过业务流程来保障手工更新。

因为很多通过接口传递的数据内容在缺少人工校验性检查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更改,将直接覆盖历史数据,因此可能是不可靠的,所以必须加上人工校验的环节,由此,很多时候通过接口产生数据的管理成本还不如手工更改成本低,或者在项目开发经费内设计一个专用的中间接口数据检查窗口成本不足,这个时候企业和供应商也应该就接口更改维护制度有清晰的约定。

2.PDM和ERP接口方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