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如何解决RS485通信干扰

如何解决RS485通信干扰

时间:12-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RS485很常用,关于它的抗干扰问题等等,有很多说法。什么是干扰?

众所周知,所谓干扰就是在所传原始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了其他非希望传输的信号。在现实表现中就是无法鉴别或者无法准确稳定的识别(原始)有用信号。一般说来,在我们传输信号过程中都会产生干扰,近到数毫米(设备内)至遥远太空的数以千万公里。干扰信号都无时不在的存在着。

做工程项目中所认为信号干扰的时候,正是在接收设备无法识别或超过系统的可靠、稳定识别指标的时候。哪么如果我们保证干扰信号永远低于一定值,使之不会影响到原始信号传输时,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一、干扰的种类

RS485信号以长距离、多用户、抗(共模)干扰著称。但在现实情况下,尤其是在安防、智能建筑施工环境下情况截然不同。许多人都遇到过RS485线路干扰问题,当然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来做。但是一但按照繁复施工规范来做,对于目前国情和行业现状(造价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来讲,都是比较有挑战的。RS485信号通常会遇到干扰,如果按照干扰出现的频繁度来排队的话大致应该分为四种:

第一种就是强共模干扰。这种情况很像图像传输中所说的"地干扰"。由于接收设备在不同地点,直接或间接接地,造成信号线与"本设备地"或"本设备数字地"之间的交流(通常是50赫兹)信号超标所造成。表现接收为时有时无,甚至一直无法接收。更有甚者,收发相距一米便无法实现数据接收。

第二种是匹配干扰。来源于系统负载匹配不合理。例如:信号线过长,过多(长距离)星形接线,过多的负载、无系统匹配电阻等等,导致系统时好时坏无法稳定工作。

第三种是硬件故障。一般是线路中有串入高电压的历史(雷击、漏电),导致系统个别设备的RS485转换器片出现问题,影响了全局的接收。

第四种是线路故障,例如局部短路、信号线有一根断路这种情况经常会使系统可以局部工作或正常工作,但是工作不稳定。

这四种情况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生相伴,相互加剧。使系统不断恶化。

2、各干扰的成因与判断

以上总结了常见干扰的现象,下面将依次按照四种现象顺序分析导致干扰的原因和判断系统存在那一种干扰的方法。

首先先解释几个概念:

数字地--- 收发设备的信号地。通常与信号之间的直流电压为0-5伏

大地 --- 设备当地的接地

本地接地—系统的数字地与大地间接

系统接地---系统中收发设备之间的数字地连接

直接接地---设备或系统的数字地直接与“地”(可能是大地,也可能是系统数字地)良好连接。

间接接地---设备通过设备外皮、线缆与大地漏电或下一级设备(比如摄像机视频地)的地非良好间接,这种接地通常表现为直接无法用万用表测量出连接通断。

1)、强共模干扰

如果谈起这种干扰,首先要简单的介绍一下RS485工作原理和基本指标。RS485接口,外部接口由三个端子组成,分别是:A、B、G有的设备标为T+、 T-、G。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差分方式,即A与B之间大于0.2V的电压差作为数据(0、1)传输,通常A、B为0-5V反向工作。即A为5V时B为0V,A为0V时B为5V。

发射接收芯片。以SN75176为例。这个芯片集收发为一体,作为发射端可以带32各同类芯片的接收端。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部分设计了高电压箝位功能。由于芯片的抗高压设计,当A、B点的输入电压(相对数字地G)高于5.5V时,A点的电压就被“锁定”在5V,对于小功率的干扰信号,就由芯片吸收掉了,对于大一点功率的干扰信号,由于芯片无法吸收如此大的能量而被摧毁。另外当A、B点的信号低于-0.5V时,也被芯片锁定在-0.5V。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由于以上原因,当A、B两点的信号都高于5.5V或低于-0.5V时,A、B两点的信号相同,无差分值。此时接收到的信号无法确认。在现场施工情况下,通常RS485控制线会采用一根双绞线。如果收发两遍的数字地存在较大电压的情况下,就可能使A、B信号叠加在一个交流信号上。当叠加值小于-0.5V或大于+5.5V时,数据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共模干扰信号必须小于 5V/1.414=3.5Vac。但是实际情况下应该远低于此值。根据经验,这个值应该低于1.5Vac以下。

强共模干扰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用电设备供电插座中心接地点接触不好,或者中心抽头悬空。由于收发设备的前级或后级设备通常有图二的接线方式。也就是说交流电源供电端L、N之间对G之间有一个小电容,以释放L、N对大地之间的瞬间高电压,而G通常接设备外壳。如果G很好的接大地(通常规范建筑电源已经接好),哪么设备的外壳将有效接地。通常设备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