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机器控制设计10大技巧

机器控制设计10大技巧

时间:12-1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会给后期开发带来麻烦。同样,良好的连通性(例如将各个设备组件紧凑装配,紧密通信)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相反地,如果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廉价的设备通信方案,那么不仅难以使用,而且会在工程起始和维护阶段耗费大量的时间。”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他建议将控制和信息共享两部分的编程工作分开进行。其他有价值的做法还包括:结构化的数据形式,下拉式菜单以及根据功能分类的基于代码的对象库等。

  5.执行机构
  根据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气动、液压和电气执行机构。同样,运动控制器也需要认真选择。那么,可以采用电动机控制单元(MC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电动机控制吗?
  Texas Instruments的电动机控制策略专家Kedar Godbole建议,要寻求性能创新和降低系统成本,在性能和价格间取得平衡(获得最佳的性价比),在快速软件开发中采用高效的C/C++内核,使用灵活易用的工具,以及进行高水平的模拟集成。
   SEW-Eurodrive公司的Jan Lindholm说:“相对于机械摩擦机构,控制机构往往更加适用而高效。与离合制动器等类似的解决方案相比,变频器(特别是闭环的)能够将周期延长至2 到3倍,同时还能降低设备的磨损和维护的成本。” Lindholm又解释说:“变频驱动技术与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磁通矢量控制和交流无刷伺服系统相结合,可以解决很多电机驱动问题。”

  6.显示屏和按钮,孰优孰劣 ?
  基于显示屏的人机界面(HMI)和按钮,孰优孰劣?答案是:用触摸屏代替按钮是有益的。HMI工具包自带的模板适应性强,而且可以重用。
  Omron Electronics的软件产品市场经理Joe Rubino介绍说:“HMI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如数据互联和诊断能力。诊断能力可以带来机器软硬件正常运行时间上的优势、简便连通能力和降低编程工作量,真是物有所值。”

7.网络与通信
   采用网络技术可以减轻机器内外布线和通信译码的工作量。Opto 22 公司的行销专家 David Crump介绍说:“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技术增强了机器的连通性。借助于无线技术,可将机器设备与企业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远程设备监控和启动,生产状况实时报告以及其他一些操作。M2M还能帮助机器设计人员跟踪机器的生命周期,识别故障点,改进未来的设计。同时,M2M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收机会,例如,为用户提供超前设备维护和维修等增值服务。”
  NI的Kulkarni说:“无线技术种类繁多。对于远程计算机和工厂 HMI/SCADA系统间的M2M通信,由于传输距离长达数百英里,所以应该采用卫星通信或者蜂窝电话通信方式。对于控制器/PLC和HMI/SCADA 系统间的通信,IEEE 802.11无线通信技术是最适用的。然而,对于控制器和传感器间的通信,由于传输距离只有10~100 米,采用蓝牙技术或Zigbee技术则更为有效。”
  Rockwell Automation的Seger指出:“(在设计不同设备间的通信时)要避免采用RS-232和标准以太网技术,否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编写专用的通信驱动程序来支持数据传输。这是一件费时费力而又不会增值的工作。而对于机器内部,如果I/O级采用一个安全的终端技术则可以节省装配和检修的时间。” Wago公司的市场经理Dean Norton说:“Wago公司的免螺丝笼式弹簧夹持(Cage Clamp)端子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缩短60%的布线时间,在有些应用场合可以免除每6至8个月对机器进行加固的需要。该接线技术可以实现预布线,满足所有机器I/O的要求,并可方便在设计后期采用合适的总线协议实现控制器的通信。”

  8.电源
  直接购买电源系统,而不要试图自己设计它们,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电源、总线、管理系统和智能组件都能向HMI提交报告,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系统集成和效率。隔离、监测和屏蔽措施可以保证最小的传输线和EMF干扰。

  9.集成
  从整个生产流程的角度考虑机器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FlexLink Systems AB的CEO Fredrik J歯sson说:“通常情况下,一条机器生产线的能力只被发挥了30%。如果能从整个生产流程的角度考虑机械设计的话,那么生产线的利用率会被大大提高。”
  综合来自机床的信息会产生比机器本身更多的效益。一些主要的工程设计和生产组织指出,STEP数据库可以降低分别高达35% 和75%的生产计划和制造控制成本(数据来源:Step Tools Inc)。

  10.及时的项目总结
  当项目接近尾声时,不妨抽些时间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方便下一轮的设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