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测试测量 > 测试测量技术文库 > 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监测系统方案

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监测系统方案

时间:02-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阅读器主要包含无线电收发天线、数据通讯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电子标签主要包括无线电波接收与发射的电路、电源、及存储数据的电路。数据处理与存储的设备往往是PC机,PC机上一般安装相应的系统软件与数据库管理软件。

3 电力设施监测系统的构建

3.I RFID电子标签的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在杆塔刚建成时,一些杆塔固定属性就事先写进标签中,例如:建成时间,杆塔编号等,同时可以利用GPS定位装置记录下杆塔的经纬度信息,这些信息也作为固定属性写人标签。每次对杆塔进行维护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手持式读写器(通常是嵌人读写模块的掌上电脑,构成原理基本与阅读器相同)把相关维护信息写入标签,包括杆塔的经纬度位置、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信息。

根据基于GPS的电力网分布图来查看杆塔分布情况,以便快速确定问题杆塔的地理位置。为抢修人员提供有效修复方案。

3.2 相关流程

按期指派直升飞机对杆塔进行巡检,尤其是在发生雪灾等重大灾情后陆地状况十分恶劣时,空中监测是必然措施,飞机上的阅读器对杆塔进行身份识别,在取得电线杆塔具体信息后,返回通常阅读器与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管理中心上进行下一步处理。为了使信息更加直观化,可以在管理平台上建立基于GPS 的电力网分布图,把地图的视觉效果、电力设施地理信息和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在电子标签内的经纬度信息录人电脑后,通过数据库查找,直接在分布图上显示杆塔的具体地理位置,配合实景相片达成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

4 需要应对的问题

4.1 RFID电子标签的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际上现在有两家权威的RFID电子标签标准研究机构,代表着RFID电子标签标准的发展方向。一个是199 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AutoIDCenter(自动In中心),另一个是日本203年3月成立的泛在的ID中心(Ubiquitous ID Center无处不在的ID中心)。上述两个中心所推出的标准化规格有一些差别。例如在“自动ID中心”的规格中,以96位代码描述在IC标签中所容纳的数据,而“无处不在ID中心”则采用128 位代码。“自动ID中心”以利用互联网为前提探讨IC标签机制,而“无处不在ID中心”则考虑在不连接因特网的情况下使用IC标签。目前两中心均已开发完成各自的基础架构。AutoIDCenter提出的是由被称为ePC的96位ID、管理ID信息的PML服务器以及检索PML服务器位置的ONS(对象名称服务器)服务器组成的架构。ubiquitousIDcenter将应用面向T一engine的技术。包括128位ID和名为E作(实体传输协议)的专用协议等。还包括用于搜索IC标签和服务器位置的地址解析服务器(ARS)。标准的不统一是制约RFID得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4.2 通讯

实际中,直升机的金属部分、电力杆塔及电缆会对标签及阅读器的天线产生一定的干扰,甚至信号屏蔽,这会直接影响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正常通讯。此外较高的差错率也是RFID技术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些都需要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但随着RFID电子标签的日益普及,RFID技术将会遂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5 结论

在未来的电力监控系统中,RFID电子标签的优良特性及智能管理会帮助人们更及时更准备的掌握各类相关信息。电力设施一旦出现损坏,它将指导做出正确的维修方案,节省宝贵的修复时间。从而提升整个电网应对各类自然灾难的能力,使电网更加坚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