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整流技术及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3所示。该电路可使高频变压器在每个开关周期后的能量迅速恢复到一个安全值,保证UD>UI。当DPA-Switch关断时,磁感应电流就通过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流出,利用电容CS使磁感应电流减至零。CS的电容量必须足够小,才能在最短的关断时间内将磁感应电流衰减到零;但CS的电容量也不能太小,以免漏极电压超过稳压管的箝位电压。电阻RS的电阻值应在1~5Ω之间,电阻值过小会与内部寄生电感形成自激振荡。上述磁复位电路适用于40W以下的开关电源。
图3 并联RS、CS网络的磁复位电路
2.2 磁复位电路的校验
当输入电压为最小值或最大值时,要求磁复位电路都能按可控制的范围将高频变压器准确地复位。检查磁复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观察DPA-Switch的漏极电压波形。以图3所示的磁复位电路为例,当输入电压依次为72V、48V和36V时,用示波器观察到3种磁复位波形分别如图4所示。
(a)UIN=72V
(b)UIN=48V
(c)UIN=36V
图4 3种磁复位波形
图4(a)给出了当输入电压为72V时的漏极电压波形。在输出整流管上并联2.2nF的复位电容,可满足满载情况下的需要。初级绕组上的箝位电容取47pF。图中的T表示开关周期,D为占空比,tON=DT为DPA-Switch的导通时间。在tON时间段,高频变压器的正向磁通量增大,漏极电压达到最小值。在tRZ时间段高频变压器被复位,储存在高频变压器中的全部能量接近于零,漏极电压达到最大值。在tRN时间段,高频变压器的负向磁通量增大,此时复位电容和箝位电容向变压器电感放电。在tVO时间段内磁通量保持为负值,此时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电压为零,这是因为漏极电压与输入电压大小相等(都是72V)而极性相反,互相抵消了。在tVO时间段,负向磁感应电流通过次级绕组。
图4(b)给出了当直流输入电压为48V时的漏极电压波形。随着输入电压的降低,占空比开始增大。在tRZ及tRN时间段内的情况与输入电压为72V时的情况相同,但在tVO时间段高频变压器中的能量接近于零。
图4(c)给出了当输入电压为36V时占空比进一步增大的情况。由于漏极电压在tRZ阶段达到峰值,所以高频变压器的磁通量已复位到零。当DPA-Switch开启时它的漏极电压在负向磁通区域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漏极电压的峰值应低于150V。这个漏极峰值电压是由漏感和电感复位时所提供的。
2.3 箝位电路
当功率MOSFET由导通变成截止时,在开关电源的一次绕组上就会产生尖峰电压和感应电压。其中的尖峰电压是由高频变压器漏感(即漏磁产生的自感)而形成的,它与直流高压UI和感应电压UOR叠加后很容易损坏MOSFET。为此,必须增加箝位保护电路,对尖峰电压进行箝位或吸收。箝位电路分无源箝位、有源箝位两种。无源箝位电路主要有以下4种设计方案:
1)利用瞬态电压抑制器(TVS)和超快恢复二极管(SRD)组成的箝位电路;
2)利用阻容元件和超快恢复二极管组成的R、C、SRD箝位电路;
3)由阻容元件构成RC吸收电路;
4)由几只高压稳压管串联而成的箝位电路,专门对漏-源电压uDS进行箝位。
上述方案中以1)的保护效果最佳,能充分发挥TVS响应速度极快、可承受瞬态高能量脉冲之优点,方案2)次之。鉴于压敏电阻器(VSR)的标称击穿电压值(U1mA)离散性较大,响应速度也比TVS慢很多,在开关电源中一般不用它构成漏极箝位保护电路。
有源箝位DC/DC变换器的电路如图5所示。因电路中使用了有源器件MOSFET(V4)做箝位管,故称之为有源箝位电路。CC为箝位电容,V3为主功率开关管。由图5可知,当V4导通时因uGS3=0而使V3关断。当V4关断时uGS3使V3导通,就对由变压器漏感产生的尖峰电压起到了箝位作用。
图5 有源钳位DC/DC变换器的电路
3 16.5W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设计
下面介绍一种正激、隔离式16.5WDC/DC电源变换器,它采用DPA-Switch系列单片开关式稳压器DPA424R,直流输入电压范围是36~75V,输出电压为3.3V,输出电流为5A,输出功率为16.5W。采用400kHz同步整流技术,大大降低了整流器的损耗。当直流输入电压为48V时,电源效率η=87%。变换器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包括过电压/欠电压保护,输出过载保护,开环故障检测,过热保护,自动重启动功能、能限制峰值电流和峰值电压以避免输出过冲。
由DPA424R构成的16.5W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电路如图6所示。与分立元器件构成的电源变换器相比,可大大简化电路设计。由C1、L1和C2构成输入端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可滤除由电网引入的电磁干扰。R1用来设定欠电压值(UUV)及过电压值(UOV),取R1=619kΩ时,UUV=619kΩ×50μA+2.35V=33.3
- 大功率储能型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研究(02-28)
- 六种基本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总结(12-12)
- 工程师自我养成之反激变换器控制环路仿真设计(12-09)
- 全桥变换器结构 软开关移相电源设计(12-07)
- 单级三相高频隔离AC/DC变换器设计(12-06)
- 一种电流温度稳定度小于1μA/℃的V/I变换器(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