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电压电流典型检测方法
1. 前言
变频器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高效率的驱动性能及良好的控制特性。简单地说变频器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的频率来改变电机转速的。从电机的转速公式可以看出,调节电机输入电压的频率f,即可改变电机的转速n。目前几乎所有的低压变频器均采用图1所示主电路拓扑结构。
部分1为整流器,作用是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部分2为无功缓冲直流环节,在此部分可以采用电容作为缓冲元件,也可用电感作为缓冲元件。部分3是逆变器部分,作用是把直流电变为频率可调整的三相交流电。中间环节采用电容器的这种变频器称之为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这种方式是目前通用型变频器广泛应用的主回路拓扑。本文将重点讨论这种结构在电压、电流检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为什么要对电压、电流进行检测呢?这就需要从电机的结构和控制特性上说起:
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由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②变频器运行中,过载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过流保护为额定电流的2.4~3倍(根据不同性质的负载要求选择不同的过流保护点);另外还有电流闭环无跳闸、失速防止等功能都与变频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有关。
③为了改善变频器的输出特性,需要对变频器进行死区补偿,几种常用的死区补偿方法均需检测输出电流。
④电动机在运转中如果降低指令频率过快,则电动状态将变为发电状态运行,再生出来的能量贮积在变频器的直流电容器中,由于电容器的容量和耐压的关系,就需要对电压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给变频器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使变频器在过压时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处理。同时变频器上电过程、下电过程都需要判断当前直流母线电压的状态来判断程序下一步的动作。
鉴于电压、电流检测的重要性,在变频器设计中采用对电压、电流进行准确、有效检测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在线测量电压的几种方案设计
变频器的过电压或欠电压集中表现在直流母线的电压值上。正常情况下,变频器直流电压为三相全波整流后的平均值。若以380V线电压计算,则平均直流电压 。在过电压发生时,直流母线的储能电容将被充电,主电路内的逆变器件、整流器件以及滤波电容等都可能受到损害,当电压上升至约800V左右时,变频器过电压保护功能动作;另外变频器发生欠压时(350V左右)也不能正常工作。对变频器而言,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电压范围,当电压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时均可能损坏变频器,因此,必须在线检测母线电压,常用的电压检测方案有三种。
1)变压器方案
图2中,P为直流母线电压正(+),N为直流母线电压负(-)。
变频器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一般采用开关电源的方式来获得,利用开关变压器的特点,在副边增加一组绕组N4(匝数根据实际电路参数决定)作为母线电压的采样输出,开关变压器的原边电压为母线电压,而副边输出电压随着原边输入电压的变化而线性地发生变化,这样既能起到强弱电隔离作用又能起到降压作用,把此采样信号经过处理可以送到DSP内进行A/D采样实现各种保护工作。
2)线性光耦方案
P为直流母线电压正(+),N为直流母线电压负(-)。
在这种方式中,光耦的初级接受一组待测的摸拟电压信号,次级输出一对差动的电压信号。输入与输出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线性的当量关系。在设计应用中必须分别给光耦的输入、输出端提供隔离的+5V电源,且运放电路必须提供±15V电源,直流母线电压经过电阻分压后接入光耦的输入端,输出信号线性地跟随输入信号地变化,光耦的输出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提供给DSP进行内部处理。
由于此光耦的线性范围较小,因此输入端电阻的配置必须使输入信号在光耦的线性范围内。
3)电压霍尔方案
采用电压霍尔对母线电压进行测量,按霍尔使用要求必须提供±15V电源,且电源电压的误差不超过±5%,由于霍尔输入端电流不超过10mA,可根据母线电压的范围及长时间工作发热的要求配置输入端电阻,此电压霍尔的输入、输出已隔离,因此霍尔的输出电流信号经电阻R5、R6采样转换成电压信号后再进行处理(如滤波、放大等)可直接引入DSP,进行实时采样计算。根据母线电压检测范围的不同可选取不同耐压等级的电压霍尔传感器。
表1为三种不同测量方案的对照表:
3在线测量电流的几种方案设计
实时对变频器输出电流检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过电
- 6V内置看门狗功能电压检测器 XC6130/XC6131 系列(12-09)
- 一款高抗干扰、低消耗的便携耳机检测电路设计(12-09)
- 基于MAX31865的温度检测器解决方案(12-08)
- 新型电路通断检测器的设计方案(12-08)
- 集成电路技术汇总(四):检测技巧(12-08)
- 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研究目的与意义(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