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使用笔记本电池
使用可充电电池
使用可充电电池是笔记本电脑相对台式机的优势之一,它可以极大地方便在各种环境下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最早推出的电池是镍镉电池(NiCd),但这种电池具有“记忆效应”,每次充电前必须放电,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久就被镍氢电池(NiMH)所取代,NiMH不仅没有“记忆效应”,而且每单位重量可多提10%的电量。目前最常用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Li-Ion),它也没有“记忆效应”,与NiMH相比,每单位重量可获得更多的电量,价格也比NiMH高一倍。在同样重量下,这三种电池的使用时间比是1:1.2:1.9。
目前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三种:1.镍铬电池、2.镍氢电池、3.锂电池;它们一般表示为:镍镉NI-CD、镍氢NI-MH、锂电LI。
在购买或是更换笔记本电池的时候,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电芯”也许是陌生的。首先声明,电芯和电池是两个概念。一个电池是由若干个比拇指稍大,圆柱形,高约7,8厘米,电压为3.6v的小单位组成。他们就是电芯,就像一个个小电池,经过串联组合,就是我们看到的电池了。接着说说如何来判断电池是几芯的:
一个办法:把电池拔下来看他触点的个数,有几个就是几芯的了。不过这是“大臣”的办法。我们来看看“曹冲”是怎么“称象”的:看一看你的电池标称多少v的,比如14.4v,然后除以3.6得到4,则证明是4节电池串联一起。然后再看看整块电池的容量,比如3800mAh,则证明有两组上面说到的串联电池组,因为那些小电池容量为1500-2000mAh,甚至更多,必须两组才能达到3800mAh。根据这两个判断,则这个电池是4×2=8芯的。
笔记本电池的构成
笔记本电池由外壳、电路板和电芯组成,属于锂离子电池。一般人们所说的电芯就是指电池内电芯的数量,mAh是指笔记本电池的容量。
电路板主要由保护电路(或二次保护电路),以及容量指示电路两个部分组成,对笔记本电池的充放电及安全性进行管理。
笔记本电池的待机时间主要由mAh值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电芯数越多,mAh值越大,待机时间越长。笔记本电池的寿命主要由充放电次数来衡量,品质合格的产品一般为500-600次。所以,笔记本电池有效使用期为2年以内,过期电池就会老化,待机时间急剧下降而影响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
笔记本电池使用技巧
其实,怎样用好笔记本电池电池,如何延长其使用时间和使用的寿命等问题,无疑是困扰在广大笔记本电脑用户心头的一个难题,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使用方法及技巧有多种,这需要我们在平时使用中多加学习和应用。
(一)快速进入休眠状态
暂时不使用笔记本电脑时,为节约电池能量,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电源管理方案,使系统在一段时间后进入休眠状态,但这或长或短都要等上几分钟,有没有办法使笔记本电脑系统马上进入休眠状态呢?
使笔记本电脑系统快速进入休眠状态的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关闭显示屏。按下显示屏只是举手之劳,就可以使笔记本电脑马上进入休眠状态,有效地节约电池的能量。当需要再次使用的时候,只要打开显示屏,系统就会自动回到操作前的状态。
(二)屏幕节电方式
TFT屏幕是笔记本电脑中耗电最大的部件,为了在使用电池的时候减少它消耗的电能,笔记本电脑厂家各出奇谋,不过一般来说都是采用降低屏幕亮度,甚至是关闭屏幕的方法。
在部分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设置中可以自定义屏幕的亮度,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特定的快捷键调节屏幕的亮度,一般都有6~8级的亮度调节。
(三)进行节能设置
台式机使用的是交流电,大多数人对电脑的节能功能未必很重视,但对于需要用到电池来供电的笔记本电脑来说,节能功能的使用就应该受到重视了。电脑硬件如何设计得更节能,这不是用户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能做的是在电脑设置上有效地使用节能选项。
节能设置有两处需要用户进行调节:一是在电脑的BIOS设置程序中有关于节能方式的设置;最重要的是在操作系统中有许多节能设置和操作。微机系统在实际执行时,Windows系统中的节能设置应该优先于CMOS中的设置。
1.BIOS中的节能设置
在CMOS设置中,大都有一项“PowerSavings”,其中可以选择“MaximumBatteryLife”和“MaximumPerformance”等多个选项。“MaximumBatteryLife”是缺省的节能模式设置。笔记本电脑的节能模式有几种状态,如IdleMode空闲模式、StandbyMode待命(等待)模式、SuspendMode悬挂(休眠)模式。笔记本电脑上的这些设置,之所以能够调节电能消耗,主要是在电脑进入节能状态后,适时地关闭一些不需使用的系统设备。如在等待状态时,关闭显示器和硬盘;进入休眠状态后,除了关闭显示器和硬盘外,还可以将内
笔记本电池 相关文章:
- 常见笔记本电池修复方法大全(01-25)
- 电源设计小贴士 1:为您的电源选择正确的工作频率(12-25)
- 用于电压或电流调节的新调节器架构(07-19)
- 超低静态电流电源管理IC延长便携应用工作时间(04-14)
- 电源设计小贴士 2:驾驭噪声电源(01-01)
- 负载点降压稳压器及其稳定性检查方法(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