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电源设计 > 电流型电火花加工电源工作频率和滤波电感确定方法

电流型电火花加工电源工作频率和滤波电感确定方法

时间:01-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 引言

  电流型电加工电源后级为一电子负载,它在工作时对前级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连续不断的斩波,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即对应不同的消电离时间和脉冲宽度组合),可以看作是频率可以调节的电子负载,后级的斩波频率为250K(对应消电离时间和脉冲宽度均2

)至1.56K(对应于消电离时间480

和脉冲宽度160

),负载工作频段极宽,而前级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不禁要提出几点质疑:①前后级工作频率配合上是否合理;②前级变换器能否即时对后级电子负载进行能量补充,即前级是否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③针对前级变换器所带的这种电子负载,我们应该如何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设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从前后级的工作原理特点上着手深入研究。


2 工作分析

  下图为前、后级变换器的主要电路图。其中电容C的容值很小,它的作用是高压引弧放电。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当开关M关断时,由于工件还处于开路状态,所以电感中的大电流给C充电,致使工件两端电压线性急剧上升,直至高压击穿正常放电,此后,电流流经工件进行加工,一直延续到M开通时结束。在此,我们假设前级变换器的开关频率为

,后级电子负载开关M的开关频率为

,那么

有以下关系:



  1)、

,即前级的工作频率远高于后级,这种情况对应于后级大脉宽切割。其前后级的主要工作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2 当

时的主要工作波形

时刻以前,M管开通,前级输出短路,理想情况下,变压器副边输出极窄的方波,当

时刻关断M时,电流

经M换流至二极管D,给负载输出电流,由于

之前,前级变换器的占空比极小,突加负载后,由储能电感给负载提供部分电流,随着时间的延长,

减小,受电流环的限制,前级变换器占空比增加,开始调节,使

回升至原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

有一个波动过程。另外,如果电流环设计没有达到最优时,那么电流在调节过程中的超调量也很大,调节时间很长,致使加工电流不稳定,影响加工效率。但从M的一个开关周期看来,由于

,M的一个周期中,前级变换器将要经历多个周期,即当M关断时, 前级变换器有足够多的周期可以调节

,使得

稳定。在此,我们假设允许

的波动范围为

,并假设

在M关断后经过n个周期,进入稳定状态,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即要保证在这n个周期中,当前级变换器无输出时,电感的储能要满足负载能量需求,数学上,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要满足稳定加工,

乘积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2)、

,即前级工作频率远低于后级工作频率,对应于后级小脉宽切割。这一情况恰好与情况1)相反,即前级变换器在一个周期内,后级变换器已经经历了

个周期,如图3示,在0时刻,前级变换器输出能量,电感储能,假设负载也在此时同时放电切割,由于变压器输出能量大于负载吸收能量,故电感电流上升,在

时刻开通M,前级输出短路,零功率输出,电感电流继续上升储能,到

时刻关断M,负载又开始放电,重复上述过程,直到

时刻,变压器无输出,电感开始释放能量向负载供电,在前级变换器开始下一周期之前,负载吸收的能量全部来自储能电感。通过这个周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后级负载经历

个周期时,前级变换器仅为一个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前级变换器对负载的突变是无法调整的,这种情况下,前级占空比的大小由负载的平均功率决定,不受负载突变的影响,换句话说,只要负载特性不变,则前级占空比恒定。为保证前级有足够能量供给负载,所以必须在一个周期

内,有下式成立:




  否则,若不满足上式,则输出电流

的波动将变大,影响加工效率和精度。从上式中可以看出,

的取值与

也有关系。

  3)、

,适当的消电离宽度和脉宽组合能够使得前后级变换器的频率相等。由于前后级工作时钟的任意性,考虑到最恶劣情况,假设在前级续流时,后级M关断,放电加工。波形如图4所示。和以上分析方法相同,我们保证后级在一个周期内所吸收的能量全部由电感储能提供,如果电感储能过少,将会导致前级输出电流下降较大,使前级在下一工作周期中调节占空比,直至占空比增加到一个适当值,这样以来,输出电流波动大,对加工精度不利,因此我们要求储能电感要满足以下能量约束关系。





  理论上,

的值取无穷大最好,在满足上式的条件下,

减小,则L增大,即当降低前级变换器的工作频率时,就要求加大滤波电感的电感量,这会导致电源体积变大;相反,

越高,L可以越小,即可以通过提高电源工作频率来减小储能电感的电感量,达到减小电源体积的目的,但是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