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的现场链路损耗测试
为了满足系统对带宽日益增长的需求,数据中心的主干光缆正在向更高芯数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数据中心都在部署使用激光优化50μm多模光纤(OM3)的带状光缆来满足这个需求,以便在将来可升级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承载100G并行光信号。此外,因带状光缆具有更加紧凑的光缆结构可以满足高密度连接的设计标准要求,以便获得最大的线槽和空间利用率,很多数据中心正在向选用带状光缆过渡。例如一根144芯紧套光缆所占用的有效面积是一根同样芯数带状光缆的3.5倍。相对铜缆而言,一根216芯的水平光缆只占用与两到三根CAT 6a UTP铜缆相似的有效面积。
现场链路损耗测试可为带状光缆安装后的性能提供量化的测量数据。安装后的链路测试之所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测试,是因为其提供端到端,点到点或配线面板到配线面板的光功率损耗测试。
带状光缆的设计
当在数据中心部署24芯以上的主干光缆时,带状光缆正成为光缆设计的首选。典型的带状光缆由排列在中心束管中的12到216芯光纤构成。12芯光纤带由具有易识别性且符合TIA-598光纤色谱标准的12芯光纤组成。在室内数据中心应用中,使用特殊的阻燃外护套可以使光缆设计满足NFPA-262对带状水平光缆和UL-1666对带状垂直光缆的燃烧测试要求。图1为典型带状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1 带状光缆结构示意图
带状光缆的端接
因受到12芯光纤带现场端接的限制,长期以来,设计者和安装人员一直对在数据中心中使用带状光缆心存芥蒂。
但随着诸如带纤分离工具、带纤分支组件和可现场安装的12芯光纤带连接器等一系列创新性产品的出现,现在我们可以使12芯光纤带与单芯、双芯连接器(如LC、SC连接器)或MTP连接器很容易连接。MTP连接器是一种类似SC单芯连接器大小的12芯插拔式光纤连接器。不带导向针的MTP连接器通常用于主干光缆,带有导向针的MTP连接器主要应用于互连跳线、分支跳线或MTP连接器模块。通过使用这种高密度连接器可以显著加速网络布线进程,错误最小化并有效提高光纤配架面板的空间利用率。当今,预连接形式的MTP连接器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既有用于与12芯带纤熔接的尾纤形式,又有用于主干光缆两端的预端接形式。我们还可以使用无需注胶和研磨的现场安装MTP连接器, 5分钟内便可完成12芯带纤的现场端接。MTP连接器规格符合TIA/EIA-604-5互连性标准。
带状光缆的部署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方法来部署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第一种方法使用MTP连接器模块或配线盒。MTP连接器模块是一种小型化的金属或塑料配线盒,内部封装一根一端为MTP连接器另一端为单芯连接器(通常为SC或LC)的分支跳线。
分支跳线两端的连接器在工厂内被预先装配于模块前/后面板的适配器中。现场只需将模块安装进1U或4U的机架式配线架即可。这种模块使得分支的12芯光纤应用方便并受到合理保护。该部署方法特别适用基于成对光纤的串行传输应用。位于模块前面板的单芯连接器可通过单芯双工跳线与机架或机柜的前面板连接构成光纤回路。当我们采用这种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的部署方法,其检验光学性能的测试系统与普通传统安装方式的测试系统一样简单而直接。最简单的链路损耗测试使用一根参考跳线便可完成。下文中我们将对由MTP预连接带状光缆和MTP连接器模块组成的链路损耗测试方法进行概述。
第二种方法采用MTP互连来实现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的部署。这种方法是在1U或4U机架式配线架中装配带有MTP适配器的配线面板。MTP预连接带状光缆释放扭力接入配线架,其预先端接的MTP连接器接入配线面板的后背板。配线面板的前面板将连接MTP预连接分支光缆,分支光缆的另一端通常与网络设备或其它配线面板连接。这种MTP预连接分支光缆是一种带状互连光缆,两端通常端接MTP连接器或其中一端端接单芯连接器。该部署方法特别适用并行光学传输的应用,例如InfiniBand技术。正是因为没有配备带有单芯连接器的模块,这种部署方法才得以成为测试MTP预连接带状光缆链路的测试方法。这种链路损耗测试方法需要使用三根参考跳线完成测试。下面我们将继续就这种无模块配置的MTP预连接带状光缆链路损耗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现场链路损耗测试方法
在配备模块的部署方式中,对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的测试需要以下的设备:
具有SC接口的光源
具有SC接口的光功率计
SC-SC 跳线 — 三根
SC适配器 — 两个
(备注:此次举例说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均为具有SC接口的光源和光功率计,其它接口类型的测试方法相似。)
在无配备模块的部署方式中,对MTP预连接带状光缆的测试需要以下的设备:
具有SC接口的光源
具有SC接口的光功率计
带导向针MTP
- 电源设计小贴士 1:为您的电源选择正确的工作频率(12-25)
- 用于电压或电流调节的新调节器架构(07-19)
- 超低静态电流电源管理IC延长便携应用工作时间(04-14)
- 电源设计小贴士 2:驾驭噪声电源(01-01)
- 负载点降压稳压器及其稳定性检查方法(07-19)
- 电源设计小贴士 3:阻尼输入滤波器(第一部分)(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