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Mobile WIMAX省电模式概述

Mobile WIMAX省电模式概述

时间:04-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前言

无线通信系统由固接式进展到移动式,首当其冲的便是耗电问题。首先,由于用户装置大多使用电池来维持运作,在移动的同时又进行传输数据工作,势必快速消耗电池电量。透过空气接口链接的客户端(MS)与基站(BS)两端装置,电源必须保持在开启状态以维持通信正常,因此即便在没有传输数据时,用户装置仍持续消耗电量。另一方面,客户端为维持在大区域移动时的信号质量或是需求较高的传输服务质量(QoS),必须发起换手(Handover)。通常执行换手会伴随着大量的控制信息传送与等待时间,不但耗电也降低频宽利用率。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所制定省电模式,通常利用数据传输管理机制,让客户端与基站的通信暂时中断,或是简化换手程序与频率,以减缓装置电量损耗。基于IEEE 802.16e-2005[1][2]标准的Mobile WiMAX,也制定了睡眠模式与闲置模式两种的省电模式操作。由于两者省电效益与衍生的维护成本上有明显差异,本文将分别就两者基本概念与运作原理提出说明,并探讨其差异。

睡眠模式

睡眠模式目的在于节省客户端电量,并降低基站频宽资源的使用。客户端在执行初始网络登入程序(Network Entry)之后,即开始使用服务基站(Serving BS)提供的传输服务。由于客户端与基站并非随时都有封包在收送,因此两端可以事先预测并协议出不需收送封包的时间,谓之不可用时段(Unavailable Interval)。睡眠模式即是让两端的链接在不可用时段里进入无作用状态,此时的客户端可暂时关掉装置电源或扫描周围的基站以提前取得连结数据。

因为WiMAX的传输链接属于联机导向(Connection-oriented),封包必须分配到已建立好的联机(Connection)后才予以收送。在正常操作下,客户端与基站可随时使用各联机来收送封包;一旦开启睡眠模式,就会限制联机的使用,尤其在不可用时段里更将停用所有联机。由此可知,在睡眠模式下联机并非被移除,而只是暂时无法使用,其目的是让客户端离开睡眠模式后即能直接收送封包,并不需重新建立联机。

为适应睡眠模式的传输特性,客户端必须调整封包传输的排程。为使睡眠模式的使用不影响联机的传输服务质量,封包的排程计算必须以各联机的QoS参数为下限值。若要推算不可用时段,则还需把当时系统资源及频宽资源使用情形列为评量标准。

由于各联机传输封包的行为不同,频宽需求的方式也不同,使用省电类别(Power Saving Class)可让联机的管理较有系统。省电类别即是一群具有共通或相近传输特性的联机。被归属在同一省电类别的联机,其传输行为就必须遵从当时所设置的属性,因此客户端只要调整省电类别的属性值即可套用到各联机。目前这些属性包含何时启用睡眠模式,何时允许封包传输,何时进入低耗电状态,何时须离开睡眠模式等。

开启睡眠模式就是启用省电类别。省电类别启用后,其不允许收送封包的时间为睡眠时段(Sleep Interval),暂时开放收送封包的时间则为聆听时段(Listening Interval)。每当一个睡眠时段结束后,跟着便进入一个聆听时段,两者将不断重复交错直至省电类别被停用为止。在睡眠时段,省电类别所属的各联机上不准有封包存在;唯有当省电类别回到聆听时段或被停用之后,始可把封包送到联机上去传送。

一旦省电类别被建立,并得到基站的允准后,即可反复地启用停用,亦或变更属性后再启用。若一个省电类别即已涵括当时所有联机时,则其睡眠时段即是该客户端的不可用时段;但若联机被分配在不同的省电类别时,则各省电类别之睡眠时段交集所成的时间,才是该客户端的不可用时段。

省电类别共分为3种类型,如图1所示。其不同点包括启用停用的程序、允许封包传输的时段、及可设置的参数项目等。以下分别说明各类型的特性与适用的联机类型。

类型I:

类型I由多个聆听时段及睡眠时段交错组成,其中前者是固定长度,后者则是可变动长度且长度会逐次两倍递增。省电类别启用后,基站必须定时广播流量信息(Traffic Indication),让客户端确认基站的传输服务维持正常。若基站欲下传封包时,会先确认两端链接正常后才开始传送,故较能避免封包传输出错。另外,客户端在使用联机收送封包的同时,会直接停用对应的省电类别;而基站在收到某联机的频宽需求信息后,也会主动停用省电类别,因此可减少客户端发送的控制信息数目。

只有类型I才提供设定的参数有:睡眠时段的起始长度与最大长度、省电类别可否被封包直接唤醒、是否接收处理流量信息等。虽然使用类型I即能适用各种类型的联机,但其维护成本与计算复杂度却也相对较高。目前非实时性的联机类型(如nrtPS/BE等),较建议使用类型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