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USB OTG-便携设备互连解决方案
电子产品在挑战尺寸、容量、处理速度与便利性的同时,也考验着研发人员的设计能力。过去USB接口的单向传输方式已很难适应现在便携式电子产品所需要的强大功能,市场需要的是让便携设备直接互连的双向连接方式。USB OTG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便携设备如何相互沟通
随着便携设备的功能和数据容量的提升,使用者也开始希望其能与其他便携式与非便携设备共享信息,但是掌上型设备的数据输入及显示较为不易。因为体积小,便携设备通常没有实用的接口,只有一个小屏幕和有限的按键。
便携设备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以一台数码相机为例,其存储容量可高达数百兆。此外,数据传输的方式也有很多,手机用户可能会想将手机连接到PC,下载原先储存的信息;有时需要和其他手机联机,互传电话号码;或者需要和数码相机联机,上传所拍摄的照片;当然有时还必须连接到PDA并使用其无线网络功能。
无奈手机等便携设备体积太小,没有空间为各种连机类型提供专属的接头,而且便携设备的市场对成本相当敏感,想要提供这么多的接头,会导致成本过高。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一种便宜、普及、使用容易、传输速率高的联机方式,使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能够彼此通信并传输数据。
图1 标准的USB连接架构
标准的USB连机需要一个主端(host),这个主端通常是PC。如果想把储存在某个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到另一个外围设备,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主端来中介传输,如图1所示。例如,想要将数码相机的照片打印出来,必须先将照片上传到主端,再从主端传送到打印机。为什么不在便携设备里加入主端功能呢?
USB是一种主从架构的通信协议,原先是给一个主端搭配多个外围设备的应用方式设计的,因此USB连机的操控管理,多半是仰赖主端。如果要将整套USB规格的主端控管逻辑全部建构在一个便携设备中,对于着重功能简便的便携设备而言,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而且USB传输线具有方向性,插入主端的接头和插入外围设备的接头并不相同。
以便携设备而言,有时候必须担任主端的角色,例如,数码相机传送照片给打印机;而有时候则必须担任外围设备的角色,例如,数码相机将照片上传至PC,如图2所示。虽然USB的专用接头体积不大,但如果要建构于小巧的便携设备之中,可能还是过于庞大。USB架构认定主端具备充足的电源,可为联机的外围设备提供电力,有些设备甚至全部的电力都是来自USB总线的。这样的供电架构,对于一些电力有限的小型便携设备而言,会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USB OTG补充规格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扩充了原先的USB协议,提供更严谨的电源管理功能,并允许电子设备担任主端角色或外围角色。
图2 USB OTG的连接架构
双重角色设备
“双重角色设备(Dual-Role Device)”既可担任主端角色、亦可担任外围的电子设备角色。除了要符合USB 2.0标准的所有要求之外,“双重角色设备”还必须提供有限的主端功能,并支持“事务请求协议(SRP)”以及“主端协商协议(HNP)”,而且应具备单一Mini-AB插槽。此外,这种设备必须能传送信息给使用者。当“双重角色设备”处于主端模式运作时,VBUS只需要供应8mA的电流,这个规格有别于标准USB主端的100mA或500mA要求。
主端协商协议
当“双重角色设备”连接了一个Mini-A或Mini-B插头时,它相应的便以OTG主机或外设的默认方式工作。A设备为默认主端,所以由它提供VBUS电源,且在检测到有设备接入时复位总线、列举并配置B设备。
A设备在完成对B设备的使用后,可以通过查询B设备的OTG性能描述符来判断是否支持HNP(即是否为“双重角色设备”)。如支持HNP,B设备将返回有效的OTG性能描述符,A设备则产生一个Set_feature命令(即HNP_Enable)来通知B设备可以在总线挂起的时候以主端方式工作,随后A设备挂起总线。
B设备通过上拉电阻(全速时)或者下拉电阻(高速时)拉低D+(数据线上拉电阻)以示连接断开。随后,作为对B设备断开的响应,A设备使能它的数据线并开始以从端方式工作。完成这些转换后,B设备和A设备便各自以主机角色和外设角色使用总线。如果该B设备属于“双重角色设备”且A设备不再使用它了,A设备便重发Set_feature命令并挂起总线。若B设备申请角色转换时出错,A设备则拉低VBUS以结束该事务。当B设备正常结束传输事务时便挂起VBUS使能其上拉电阻,重新以从端方式运行。A设备检测到总线挂起后,发出一个连接断开信号并重新以主机方式工作。
事务请求协议
在以往的USB系统运行过程中,主机提供5V的
-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05-04)
- 浅谈无线设备的校准(一)(01-11)
- 哪里可以获得近距离通信设备(SRD)的规范?(05-27)
- 微波传输设备的转型与发展 (08-22)
- 中兴通讯在终端领域成立物联网子公司 (04-17)
- 可穿戴式无线网络技术方案详解(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