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宽带的应急通信指挥应用设计
地震、洪水,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侵袭着人们安谧的生活;交通事故、森林火灾,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考验着社会的应急能力。过去的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之时,紧急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工作应该摆在第一位。
目前,围绕应急救援工作已形成了系统性的应急规划,国务院以及各省市部门都针对性地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并由国务院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在这些应急预案当中,不可或缺的是处理应急现场的指挥调度工作,掌控好应急现场的指挥调度,将对事件的救援和相关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应用来看,采用比较广泛的处理应急现场指挥调度的方式,就是基于无线宽带的应急通信指挥车。
基于无线宽带的应急指挥车方案中比较有特点的是捷思锐科技的无线宽带车载多媒体调度系统,该系统包括指挥中心系统、无线宽带通信网络、现场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单兵可视调度终端、手持调度终端等。系统建成后,指挥中心可通过光纤传输网、卫星网络、微波等与现场应急车建立通信通道,而现场应急车可以通过 McWiLL、WiFi以及WiMAX、GSM、CDMA等无线技术实现现场的通信网络覆盖,建立指挥车、现场移动单兵设备、手持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从应用功能看,捷思锐科技车载应急调度系统采用先进的全IP平台,将视频、语音等调度功能融合为一,可在同一个无线、有线、卫星通道上,实现了视频回传、应急语音调度、视频电话会议等多种功能。同时,这种车载多媒体调度系统还可以将无线集群、公网通信系统、IP通信系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应急情况下各种通信终端的互联互通问题。
基于WiFi和McWiLL无线宽带技术的解决方案,二者最大的应用区别就是覆盖范围的大小,WiFi只在几十米左右,所以适合类似消防这种车辆固定,人员流动区域限定在几十米范围内的应用。McWiLL则适合大范围的应用,如10-15公里的覆盖面积等。由于McWiLL传输距离广,McWiLL基站具有出色的覆盖半径优势,因此,适于诸如林业防火、地震救灾、港口调度等政府和行业应急调度,特别是在因通信基站受到影响,而需要自建通信基站时,可以充分发挥McWiLL的专网通信优势,提高和加快现场应急救援效率。
基于McWiLL技术的应用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应急指挥方式并存:
捷思锐科技通信指挥车是以后方指挥中心为平台,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特殊情况下可通过卫星传输)将实时的图像、数据信息等回传到指挥中心,实现指挥中心对各种资源及救援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另外,还支持多调度台协同调度,可以让现场人员和指挥中心的人员实现异地协同调度,极大的提高工作协同的能力。
同时,通信指挥车还可依托多个层级的有线、无线网络,快速的在现场迅速建立临时指挥中心,独立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
2. 搭建现场通信系统:
捷思锐科技的通信指挥车可通过车载McWiLL基站设备,为现场提供无线通信链路。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配备手台或者单兵调度终端,车上配备车载调度终端和车载视频设备,这些现场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链路实现语音、视频互通。
现场终端还可以通过McWiLL基站设备实现与指挥中心通信设备的语音、视频通信,实现调度任务的上传和下达。另外应急通信指挥车装备的网关设备,可以直接将GSM和PSTN公网电话接入现场的调度系统中来。
3. 实现应急多媒体会议:
指挥中心、救援现场以及其他任何装备多媒体交互终端的地方可进行集视频、语音、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会议。多媒体调度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和固话发起会议,这样就可以让指挥人员随时进行现场指挥,不需要在调度台前等待情况汇报上来再做出决策。
4. 支持现场视频回传:
通过单兵终端视频设备和车载视频终端,将现场图像实时上传至应急车或指挥中心,通信指挥车或指挥中心的视频服务器将现场图像输出到监控台实时显示,图像清晰、画面流畅,指挥中心领导依据现场图像做出各种实时决策。
另外,在WiFi的应用方面,捷思锐科技针对WiFi技术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特点,为广东佛山的消防指挥系统提供了基于车载和无线部署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以下方面有着较为典型的应用。
1. 利用WiFi无线覆盖,实现漫游通讯功能,现场的工作人员可在无线覆盖范围内,使用移动终端和指挥车进行双向通讯。
2. 当现场环境需要进行数据监测、数据采集的时候,例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可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WiFi进行回传和通信,并进行应急救援地处理。
3. 通过WiFi网络,现场调度人员还可以及时调取相关应急预案以及数据查询等,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对应预案中的测试
- 浅谈无线宽带指挥调度在工业指挥调度的应用普及意义(12-18)
- 3G公网在高速公路指挥调度通信的应用(06-25)
- 公安视频指挥通信系统设计(07-24)
- 远程指挥调度视音频系统在公安中的应用(05-16)
- 消防指挥车载CDMA无线视频监控系统(08-10)
- 浅析ICS直放站的应用(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