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射频无线通信文库 > 混合组网型门禁在智能大厦中的方案分析

混合组网型门禁在智能大厦中的方案分析

时间:07-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标签:TCP/IP RS485

在大型网络门禁中,以TCP/IP网络通讯模式和RS485总线模式为主。TCP/IP网络通讯是在门禁控制器中嵌入网卡芯片模块化设计,每块门禁控制器以TCP/IP网络协议经交换机和管理电脑进行通讯。它的优点是通讯速度快、稳定;没有RS485地址码的限制,联网数量多;不受通讯距离远近限制,在局域网、企业内部网可跨网段进行通讯,打破了RS485通讯时1200米的距离限制,真正做到了门禁网络化;每一块网络控制器用一个走一根网线到交换机进行通讯,布线方式灵活。

尽管TCP/IP网络门禁冲破了RS485总线模式的各种限制,在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中取得了主导地位。现在市场上的各类门禁产品大多能见到TCP/IP通讯模式的身影。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工程管理时,又出现了新的需要。例如,在大型的智能楼宇门禁项目中,门禁点数多,所有到的门禁控制板数量也多。如果采用RS485总线模式的控制器,第一:RS485地址的个数受到限制,第二:RS485总线在楼层与弱电井中穿梭,受到的干拢因素也多,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而如果采用TCP/IP网络门禁控制板施工,首先网络门禁控制板占用众多IP资源;其次,每一块网络门禁控制板都要走一根网线到交换机,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线材量,增高了工程成本。

混合组网是把TCP/IP与RS485总线的两种优势组合起来形成互补。主控器向上位机采用TCP/IP网络通讯,向下兼容RS485通讯模式与分控器相连。此种模式具有布线灵活的特性,在高层智能大厦的门禁项目中特别能体现其的优越性。

发卡管理中心以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采用C/S结构设计。发卡管理中心主要提供系统帐号分级授权管理、部门人事管理、发卡、挂失、解挂、换卡、退卡的所有卡片理管理功能。

网络主控器采用ARM处理器、板载TCP/IP和RS485通讯模块。网络主控器与计算机之间通讯采用TCP/IP标准协议通讯,与同楼层的RS485分控器采用RS-485标准总线通讯,轻松实现多台主分控器组网,真正实现门禁网络化。RS485分控器标配2万张卡容量,10条刷卡、报警等事件记录,自适应韦根26-70读卡器接口协议。采用RS-485总线方式与主控器通讯,集成于智能一卡通平台,提供监控、消防等安防系统接口、支持应用程序二次开发。

门禁、考勤、巡更点设计

针对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门禁系统选用工作频率为13.56MHz的IC卡读卡器。且兼容本项目现使用的Mifaye1芯片的IC感应卡。考勤点设备选用活体指纹仪,可在员工指纹验证通过时输出Wiegand26信号到门禁控制器中,实时上传数据到考勤管理系统。

防火门分别选用单门磁力锁和双门磁力锁,该磁力锁安装方便、断电无剩磁、无机械故障、断电时自动常开符合消防要求,以保证发生火灾时非消防电源切断后所有电锁自动打开,以便人员通过消防通道逃生。

单/双开玻璃门采用电插锁与玻璃门夹配合安装,电插锁可以暗装在门框内,不影响玻璃门的双向开关;在双向玻璃门的内/外分别安装密码键盘读卡器DW-102MK。

进出人员在读卡器上刷卡、密码方式

通行。双向玻璃门出门方向安装紧急出门(消防破碎按钮)按钮,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按下紧急按钮门保持常开,方便人员撤离。

办公室木门进门安装读卡器、门框侧面安装阴极锁、阴极锁扣与木门钥匙锁配合使用、出门方向安装出门钮进行管理。该方式安装支持行领导、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导员办公室使用门禁刷卡、密码、钥匙开门。

以上门禁点安装设计完全达到公安、消防规范的要求,门禁锁具实现五种开启方式:一是刷卡开启门禁锁具;二是消防联动开启门锁(一旦发生火警、断电等紧急情况时,门禁系统能瞬间开启所有门禁锁具);三是启动消防破碎紧急按钮开启所控制的门禁锁具;四是门禁值守中心通过电脑软件能开启所有门禁锁具或楼层门禁锁具;五是设置特定密码实现防胁迫开门及报警功能。

项目实施方案

系统设置一台管理主机,放置在监控中心;在管理主机上安装发卡管理中心、门禁管理软件、考勤管理软件、巡更管理软件,负责对整个门禁系统的人事管理、发卡维护管理、在线式巡更管理。在线式巡理利用现有门禁点的读卡器设为巡更点、方便管理,节省成本。12块主控器分别安装在12层的弱电井中,从弱电井主控器引出RS-485总线连接同楼层分控器。分控器采用门禁点就近安装或集中安装在弱电井中。所有分控制器通过主控器与管理中心软件通讯。

在门上安装磁力锁或电插锁做为门禁系统的执行部件,系统通过对智能卡权限的判断,决定是否打开门锁;通过门点上安装门磁,实现对门状态的实时监视;系统通过控制器信号输入点和联动输出点与闭路监控,防盗及消防报警等其它系统实时通讯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