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路径仪的探测技术和性能分析
图2 直连方式示意图 |
夹钳耦合法利用电缆路径仪配备的夹钳,夹套在电缆上,通过夹钳的感应线圈把信号直接加到电缆上,见图3。
图3 夹钳耦合方式示意图 |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信号强,定位、定深精度高,尤其是运行中的电缆,不需停电便可测试。
磁感应法是将发射机放置在电缆上方,利用发射机的发射线圈产生电磁场,从而在电缆中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在电缆周围产生二次电磁场,接收机接收电缆周围产生的二次电磁场信号,从而可定位电缆。其特点是发射、接收均不需接地,操作灵活,方便、效率高、效果好。可用于搜索电缆,但在电缆密集或相邻电缆较近的场合,应慎用,见图4。
图4 磁感应方式示意图 |
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定位已知电缆,然而对于未知来源和去向的电缆,就需要另一种方法-盲查,来定位电缆,如施工前对工地的勘察。盲查需要两个操作者,一人手提发射机,另一人操作接收机。两者相距约35英尺(12 m),平行横向和纵向走过被测地区。当操作者一起横向走过被测地区,经过地下电缆时,接收机指示电缆存在,在搜索路线上标出各电缆的位置。见图5。在横向搜索完成后,搜索方向改变90度,搜索同一地区。两个方向搜查结束后,回到出发点,再用磁感应法(见图4)跟踪各标出的电缆。
图5 盲查示意图 |
3、电缆定位、定深的方法
从接收机定位方法来讲分为两大类:极大值法、极小值法。
在电缆周围空间任一点处,由电缆中流动的电流信号产生的电磁场的场强H是由该信号电流的电流强度I和该点距电流中心的距离R决定的。而该点的场强H在空间上可沿水平方向分解为水平分量Hx,可用水平线圈探测;而沿垂直方向可分解为垂直分量Hz,可用竖直线圈探测。在电缆上半空间电磁场的水平分量Hx和垂直分量Hz的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
极大值法是用水平线圈测量电磁场的水平分量,由于电缆形成二次电磁场的水平分量在电缆正上方时为最大,所以在电缆正上方投影位置上出现最大值,见图6。
图6 极大值法示意图 |
极小值法是用竖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由于电缆正上方垂直分量为零,故在电缆正上方为极小值,见图7。
图7 极小值法示意图 |
极大值法的特点是磁场幅度大且宽,易发现电缆;极小值法定位精度高且受附近电缆影响较大,故而可先采用极大值法找到电缆大致位置,然后用极小值精确定位。
电缆路径仪常用的两种测深方法:一种是直读法;一种是45°法。
直读法是利用上下两个线圈测量电磁场的梯度从而确定电缆埋深。在接收机中设置测深按钮,用指针表头或数字显示器直接读出电缆的埋深,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方便、快捷,见图8。该测深方法在电磁场信号弱时误差较大。
120m |
图8 直读法测深示意图 |
图9 45°测深法示意图 |
图10 公用地沟中多个导体深度测量示意图 |
总之,选用何种测深方法,应根据使用的仪器和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不论采用那种方法,在测深点前后各4米范围内应是单一电缆,中间不应有分支或弯曲,且相邻电缆不要太近,否则影响测深精度。
4、电缆路径仪选型
为了帮助使用单位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众多国外、国内电缆定位产品中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仪器,在此,本文从技术性能方面提出以下几点选型原则,供大家参考。 (1)平面定位方式
定位电缆平面位置是电缆探测中最重要的一步,电缆定位精度取决于仪器所具备的定位方法,目前定位方法有极大值法(用水平线圈探测)、极小值法(用垂直线圈探测)及最佳极大值法(水平线圈与垂直线圈同时探测)。换句话说,电缆定位仪的定位方法越多,定位精度越高,抗干扰越强。
(2)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探测效果的好坏。比如:选择了较高的工作频率,对有接头的电缆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但是信号衰减快,抗干扰性差,易感应到相邻电缆上,难以区分相邻电缆。相反,较低的频率信号衰减慢,探测距离大,抗干扰性强,易区分相邻电缆,但对有接头的电缆探测效果较差。因此,要求电缆路径仪应具有2~3档频率,这样就克服了以往仪器灵敏度差、抗干扰性差等弱点,提高了分辨能力。
(3)探测深度和距离
探测深度主要取决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就磁感应法而言,发射机放置于地面给电缆施加电磁场,如果发射机输出功率小就很难给电缆耦合信号,以至在地面无法探测到电缆周围的电磁场信号。目前电缆路径仪的输出功率为:1W—2W—3W—5W—10W—>10W等。电缆的探测距离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成正比。
(4) 测深精度
目前,许多电缆路径仪采用直读法、45°法探测电缆埋深,直读法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只有在电磁场信号较强时,才具有较高的测深精度。45°法测深较稳定,且能避免磁场变形引起的干扰。
(5)区分平行电缆
当探测单一电缆时,一般电缆路径仪均具有较好的探测精度。但当平行电缆同时存在时,就很难区分哪一条是要找的电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探测电缆的电流信号大小。目标电缆中电流值大,而相邻电缆电流值小;这样就解决了平行电缆的区分问题,见图11。
模拟电路 模拟芯片 德州仪器 放大器 ADI 模拟电子 相关文章:
- 12位串行A/D转换器MAX187的应用(10-06)
- AGC中频放大器设计(下)(10-07)
- 低功耗、3V工作电压、精度0.05% 的A/D变换器(10-09)
- PIC16C5X单片机睡眠状态的键唤醒方法(11-16)
- 用简化方法对高可用性系统中的电源进行数字化管理(10-02)
- 利用GM6801实现智能快速充电器设计(11-20)